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复习检测题苏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复习检测题苏教版必修1

ID:43248464

大小:7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8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复习检测题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复习检测题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复习检测题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复习检测题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复习检测题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复习检测题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专题复习检测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形式主义侵蚀文化肌体吴义勤形式主义不是什么新东西,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反对形式主义。近年来,形式主义开始在文化领域大面积蔓延,因形态更隐蔽,其危害也就更大。文化领域的形式主义因为顶着“文化”的大帽子,常会被人忽略。比如,为了增加出版物的销售量,各种图书排行榜、畅销榜应运而生,但在有的地方竟然变成了一种“商业游戏”和“商业交易”,甚至出现了出版社、作家花钱打榜的现彖。热热闹闹的排行榜Z后,其实是某些出版商的利益追逐,受损的则是上当受骗的读者

2、以及我们的出版环境。再比如,有的动漫基地、影视基地、文化产业园、高科技园,不计成本地做华而不实的宣传,毁坏了很多农出,却并未见到多少正面效应。还有的地方,从吃的到穿的、从植物到动物、从古人到现代人、从英雄到汉奸,竟然都能成为文化节的名目。文化节不是不可以办,怕的是在主办者的眼里,只有经济利益的大小,而不顾其能对文化发展产生多少补益。更可怕的是,因为有了“文化”这顶帽子,形式主义有时成了损伤甚至破坏文化本身的重要因素。我们看到,在文化形式主义的掩护之下,传统文化可能成为庄严肃穆外衣下的敛财之道,红色革命文化可能变成不伦不类的恶搞狂欢,严肃的历史文化可能成为“戏说

3、”和“宫斗”的载体,深刻的人性探讨和现实批判则可能变成官场黑幕成功学和青天大老爷的风流艳史。再如,争抢名人故里,对历史名人捕风捉影,乱认祖宗,或者以文化为旗圈地造景,等等,都是名为发展文化,实为败坏文化Z举。文化形式主义的最大危害是弄虚作假,损害文化发展的健康肌体,毒化社会风气。从表面上看,文化形式主义是拜金主义在作怪。正是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才在文化活动中抛弃真诚的信仰和痛苦的反思,将文化创造变成了“吸引眼球”的金钱比赛和不伦不类的跟风模仿等。而从深层意义来说,很多人Z所以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正是文化虚无主义和缺乏文化自信、根本不懂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功利主义

4、、媚上心理、跟风投机心理和畸形权力崇拜心理的典型表现,是掩盖白己思想能力、行动能力不足的保护色,从侧面暴露了我们的政绩评价、问责机制不健全、不科学的弊病。可以说,假如任由文化形式主义泛滥,其恶果是形式収代了内容,现象取代了本质,虚假驱逐了真实,它只会践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破坏社会的信任机制,助长浮躁功利的习气,损害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因此,要真正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警惕和根治形式主义。特别要从制度设计上不给文化投机行为留有生存乃至效仿的空间。我们的政绩评价应不仅仅看到兴建了多少楼堂馆所这样的工程,更应看到培育了多少精品力作、惠及了多少市民百姓这样的实绩;不

5、仅看到一次性的文化建设,更应关注这种文化投入方向、投入方式的可持续性。对于那些一窝蜂、拍脑袋,不计效果、大干快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形式主义行为,主管部门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在考察用人机制上,更要给那些在文化建设领域真抓实干的人、坚持从实际和群众出发为政理念的人更多的鼓舞和力量。1.下列有关形式主义侵蚀文化肌体的危害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形式主义会导致人们弄虚作假,毒化社会风气,损害文化发展。B.当前文化领域的形式主义都被人们戴上了一顶“文化”的大帽子。A.对历史进行“戏说”、对红色革命人物进行恶搞败坏文化因子。B.在利益的驱使下,文化形

6、式主义容易使人们变成拜金主义者。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为了提升销售量,现在的出版社都会伙同作家花钱打榜,损害读者的利益。B.因为形式主义对文化侵蚀的形态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所以造成的危害更大。C.要根治形式主义,制度设计非常重要,不能给文化投机行为留下生存空间。D.文化形式主义的恶果之一就是破坏社会信任机制、损害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的文化节已然变味了,连汉奸都能成为文化节的名目,所以作者认为办文化节不能只顾经济利益。B.很多人正是因为自身缺少文化、不懂文化而导致对文化不够自信,

7、所以就通过搞形式主义來充点门面。C.对政绩的评价不仅要看到培育了多少精品力作,更应关注这种文化投入方向、投入方式的可持续性。D.文章按照“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论证结构展开论述,论证吋摆事实讲道理方法得当。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悲炎IJ溪古藤文【唐】舒元舆刻溪上绵四五百里,多古藤,株桥逼土,虽春入土脉,他植发活,独古藤气候不觉,绝尽生意。予以为本乎地者,春到必动,此藤亦本乎地,方春且有死色,遂问溪上人。有道者云:“溪屮多纸工,刀斧斩伐无时,擘剥皮肌,以给其业。”噫!藤虽植物,温而荣,寒而

8、枯,养而生,残而死,亦将似有命于天地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