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中访友》教案

1《山中访友》教案

ID:43268455

大小:55.9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9

1《山中访友》教案_第1页
1《山中访友》教案_第2页
1《山中访友》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1《山中访友》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山中访友》主备:蔡红萍参备:李权英姬永琼陈树萍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口己喜欢的部分。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彖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学习重点掌握8个生字。理解新词,摘录好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难点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1然的美好情感。课前

2、预习1•作者访问的朋友是、2、看拼咅,写词语。yaoqing()pubu()yinsong()fukan()3、给下列带点的宇选择正确的读音,淸爽(shuangsuang)唱和(h©he)shenqu(junqiao(戈

3、J“V”。吟诵(shongsong))yunhan()liutang(■津津乐道(junjin)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口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白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4、,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作家李汉荣,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课件出示课题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的朋友?二、检查预习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去山屮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四、读通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2)学习生字词。(3)五、根据所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1、拜访古桥,朗读体验(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

5、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2)—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有关句子。(3)再读读画线的话,体会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对古桥诉说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4)交流感受。结合理解“徳高望重”,体会老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的品质。(5)体会写法。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读者。抄写生字词语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复习引入(1)听写词语。清爽徳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2)引入:这节

6、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二、读文感悟,体验情感(1)默读课文第4—7口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3)交流感受,随机教学。①第4自然段: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人树相融的感受。感受幻境,体会写法。②第5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与山中朋友的亲热。朗读,读得亲切、热情,像是在对老册友打招呼。体会写法: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③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

7、块石头”中,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轮回、世事的变迁。这就是人自然的魅力。只有像作者那样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④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來的雨,给作者带來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学习首尾,休会写法(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乂感受到了什么?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口然的那份亲密无间。(2)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三、课外延伸,强化体验1、在作

8、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屮访友”。2、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3、背诵积累,提升感悟选自C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四、究成练习。五、课堂总结板书设计出门:带着好心情访友>古桥、树林热爱自然山中访友Y访友: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山中美景落花、落叶、石头亲近白然阵雨、岩‘告别:带回好心情、好记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