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检测:第三单元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检测:第三单元含答案

ID:43270065

大小:122.3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28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检测:第三单元含答案_第1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检测:第三单元含答案_第2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检测:第三单元含答案_第3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检测:第三单元含答案_第4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检测:第三单元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检测:第三单元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阅读题(48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广3题。宴饮文化宴饮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学者看來,宴饮可不是简单的饮食烹饪问题,而是关乎国家政治的重要问题。我国考古学发掘证明,在远古吋代,先后出现了两种宴饮的方式,第一种是竞争性宴饮,第二种是礼仪性宴饮。宴饮是早期部落(国家)的资源控制策略,是当时部落(国家)的贵族群体Z间谋求更大利益和权力的工具Z—,也是部落(国家)对外显示其“软实力”的方式。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尉迟寺遗址,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宴饮的存在。陕西灵宝

2、有一个西坡遗址,出土了距今5500〜6000年的“宴会大厅”。这是一个83平方米的宴会厅,用于部落贵族举行盛宴。宴会规模之大、食品之丰富,令人惊叹。那么,在五六千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举行这样的盛宴,目的何在呢?原来,在新石器时代,部落内部还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部落Z间的竞争是社会的主耍矛盾,宴饮也就成了部落之间进行竞争的一种“武器”。在食物极其匮乏的远古时期,一场盛宴是该部落实力强大的最好证明,对外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也就是今天所谓的“软实力”。进入了早期国家时代之后,宴饮的地位更加重要,出现了“礼仪性宴饮”。这时的宴饮高度重视用餐器皿的规格,餐

3、具由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变成了青铜器。伴随着社会关系出现裂变,宴饮也成为等级分化的标志。上层贵族希望通过大型宴会,一方面提升口己的威望,获取拥戴,巩固现有的权力;另一方面,也借以彰显自身的高贵和富有,宣示其统治阶层的身份。到了距今约4000年前,作为“礼仪性宴饮”最高规格的“国宴”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早期国家举办盛大的“国宴”,能够宣扬国威,宴会越丰富、越奢华,说明这个国家越富足、越发达,从而震慑四方,不战而屈人Z兵。远古时代,食物是最稀缺的资源,谁控制了食物,谁就拥有了权力。早期国家最大的威胁,不是侵略,而是饥饿,国之根本就是食物供给。作为“软实力”的

4、宴饮,与作为“硬实力”的军队-•样,在早期国家的政治关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有删改)CI下列关于宴饮是“关乎国家政治的重要问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宴饮是早期部落资源控制的策略,是当时国家政治生活的体现。B.部落贵族往往需要通过宴会的规模和食品的丰富程度来展示部落的软实力。C.宴饮之所以成为部落竞争的“武器”之一,是因为当时物质生活极其匮乏。D.随着社会的发展,宴饮逐渐成为等级社会的标志,“国宴”登上了历史舞台。思路解析

5、C项,“物质生活极其匮乏”属于偷换概念,文中是“食物廣乏”。琢CL2下列不属于“竞争性宴饮”与“礼仪性宴饮”区别的一项是

6、()A.新石器吋代,部落内部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宴饮是部落之I'可进行竞争的武器;早期国家时代出现了等级划分,因而产生了礼仪性宴饮。B.新石器时代,“竞争性宴饮”使用的餐具是陶器;进入早期国家时代,“礼仪性宴饮”使用的餐具规格由陶器变成了青铜器。C.“竞争性宴饮”的规模越大、食品越丰盛,证明部落实力越强;“礼仪性宴饮”是为上层贵族巩固权力,为国家宣扬国威的。D.“竞争性宴饮”是因为食物是稀缺资源,通过食物控制权力;而“礼仪性宴饮”是因为国家的富足、发达。思路解析

7、“竞争性宴饮”和“礼仪性宴饮”在各口历史时期都极其重要,是与当时食物匮乏密切相关的。L3下

8、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竞争性宴饮”与“礼仪性宴饮”都有规模大、食品丰富的特点,都是“软实力”的体现。B.在新石器时代,盛大的宴饮活动是部落贵族们在内进行权力争斗、对外宣示实力的工具。C.在早期国家时代,青铜器成为礼仪性宴饮的餐具,说明当时的生产力有了飞跃发展。D.宴饮文化是屮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早期国家政治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思路解析

9、B项,理解错误,“部落贵族们在内进行权力争斗”不是新石器时代宴饮活动的FI的,因为新石器时代部落内部还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二、课内文本阅读(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第4~

10、7题。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口“褒禅”O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FI“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來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

11、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