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试题

ID:43288594

大小:235.5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28

河南省南阳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试题_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试题_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试题_第3页
河南省南阳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试题_第4页
河南省南阳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南省南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试题一、选择题(共46道,每题1.5分,共69分)1.明嘉靖吋胡世宇曾上疏说:不知道从什么吋候开始,内阁首辅的地位开始突出,倍受大臣们的尊崇,称其为首相,内阁中的其他成员也多为首辅举荐,他们事事附和首辅,不敢有什么意见。材料屮的现象A.反映了中枢体制出现创新B.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C.说明内阁首辅収得决策权D.表明权力制衡已被打破2.秦朝建立前夕,秦相吕不韦组织编撰《吕氏春秋》,主张以法治国、因吋变法,并认为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这反映出《吕氏春秋》A.阐述了反专制的政治倾向

2、B.反对建立屮央集权的国家C.主张调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认识到君主专制强化的弊病3.有学者指出:明朝完整的科举考试共有三场,不仅包括《四书》《五经》的记诵,还包括诏、诰、表、判和策问等内容,八股文只占第一场中的一小部分。假如只知道有第一场,那么这个所谓科举,只不过是其全部内容的1/4甚至1/5而已。材料旨在说明A.科举考试存在复杂程序B.应该全面评判科举制度C.八股文不利于人才选拔D.应辩证评价八股文考试4.北宋前期规定:中书令“不与朝政”,中书侍郎“不领省职”,“但掌册文、覆奏、考帐”。这反映出当时A.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B.中书省的权力被削弱C.三省体制得到

3、了发展D.屮央集权进一步加强5.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既存在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又有照顾丧失劳动力者的“膳田”、“守寡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说明A.遗产继承一家族和谐关系为出发点B.社会保障机制在清代已经发展完善C.宗法制度在清代农村占据主导地位D.家族经济在代代继承下逐步被分割6.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有价值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二重证据更有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4、1.古代妇女称自己的丈夫为“相公”。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四:“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FI相公。”相为官,公为爵,显赫的权力与高贵的地位同时彰显,这从政治制度层血反映了A.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遗风B.中国古代民众对封官晋爵理想生活的向往C.中国古代相权的至高无上D.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1935年,蒋廷嵌在《大公报》上撰文指出,在江西苏区,几乎一无所有的红军,却能抵抗十倍其众的国军,至今坚挺不倒,根本原因在于它实行了国民党没有实行的民生主义。蒋廷献所说的“民生主义”指的是中国共产党A.实行工农武装割据B.开展土地革命C.创建了革命根据地D.开展游击战争

5、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口下的统治获得新生。”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A.从禁烟运动到鸦片战争B.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C.从维新运动到义和团D.从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4.1921年,梁启超在纪念辛亥革命时说:“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这样子闹了好几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直到十年前的今日,机会凑巧。便不约而同地兴起一种大联合运动。”这反映出A.梁启超坚决反对民

6、主革命B.辛亥革命改变了屮国的社会性质C.辛亥革命非革命党一己之功D.辛亥革命赢得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5.著名军事家蒋百里基于“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的现状,在1937年《国防论》中强调:“我侪对敌人制胜之唯一方法,即是事事与之相反。彼利速战。我持之以久,使其疲弊;彼之武力屮心在第一线,我侪则置之第二线,使其一时有力无用处。”据此判断,蒋先生的抗战思想是A.游击战B.阵地战C.持久战D.消耗战6.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冋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

7、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A.与《共同纲领》性质充全一致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D.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1.下图反映的是台湾笫一个返乡探亲团于1988年1月抵达北京时穿的衣服。这反映了当时A.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B.海峡两岸达成“一个中国”共识C.海峡两岸接受“一国两制”构想D.海峡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2.据载,山东济宁清初开始种植烟草,道光年间济宁“环城四五里皆种烟草……大约膏腆皆为烟所占,而五谷反为瘠土”。山东寿光等地亦“转相慕效”,“不数年而乡村遍植,负贩者往來如织”。这反映出当时山东A.深

8、受列强贩卖烟土的毒害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