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ID:43288974

大小:165.47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30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届高二寒假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试题卷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春秋》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记“天王狩于河

2、阳”。但其实周天子根本不是去狩猎,而是去参加春秋五霸Z—的晋文公召集的诸侯会盟。这反映出A.作者对礼崩乐坏局面的不满B.当时天子出巡曰“狩”C.作者承认晋文公的霸主地位D.河阳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2.在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帝王、大臣等人的生平事迹为其拟定谥号,从战国吋期起,“辨行迹、明善恶、寓褒贬”逐渐成为拟定谥号的规范。这一规范主要是为了A.尊崇和颂扬人B.缓和君臣关系C.惩恶劝善D.巩固儒学地位3.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g

3、ui)o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吋期的其他诸侯墓葬小,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4.《秦律•厩苑律》规定:借用官府的铁制农具,因原器破旧而损坏,农民以文书上报官府即可,官府回收原农具而不令赔偿。这一规定主要说明了A.秦国力雄厚疆域辽阔B.秦律规定覆盖面广C.秦政府鼓励发展农业D.秦铁农具储备充足5.秦始皇曾采用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徳说。该学

4、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徳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这实2018届高二寒假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试题卷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每小

5、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春秋》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记“天王狩于河阳”。但其实周天子根本不是去狩猎,而是去参加春秋五霸Z—的晋文公召集的诸侯会盟。这反映出A.作者对礼崩乐坏局面的不满B.当时天子出巡曰“狩”C.作者承认晋文公的霸主地位D.河阳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2.在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帝王、大臣等人的生平事迹为其拟定谥号,从战国吋期起,“辨行迹、明善恶、寓褒贬”逐渐成为拟定谥号的规范。这一规范主要是为了A.尊崇和颂扬人B.缓和君臣关系C.惩恶劝善D.

6、巩固儒学地位3.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gui)o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吋期的其他诸侯墓葬小,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4.《秦律•厩苑律》规定:借用官府的铁制农具,因原器破旧而损坏,农民以文书上报官府即可,官府回收原农具而不令赔偿。这一规定主要说明了A.

7、秦国力雄厚疆域辽阔B.秦律规定覆盖面广C.秦政府鼓励发展农业D.秦铁农具储备充足5.秦始皇曾采用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徳说。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徳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这实际上反映出,秦代采用终始五徳说旨在C.推动经济交流D.加强民族融合1.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共有五次大规模巡游,路程超过2万公里,远远高于《尚书》记载的“天子五载一巡守”的古制。巡游最重要的目的是A.宣扬国威,安定天下B.平定叛乱,安定一方C.奢侈享乐,玩物丧志

8、D.金戈铁马,王道霸业2.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写道:“他给新宗教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把阴阳五行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來,……把儒家伦常的父权和宗教的神权以及统治者的皇权三位一体化。”这表明“他”的思想是A.从仁的哲学出发建构礼乐制度和儒家学说B.从天的哲学出发建构伦理思想和政治学说C.从法的哲学出发建构法治理论和法家学说0.从理的哲学出发建构伦理道德和儒学体系3.秦汉以后,屮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