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云南国考行测:如何提高行测逻辑填空题

2018云南国考行测:如何提高行测逻辑填空题

ID:43308426

大小:30.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9

2018云南国考行测:如何提高行测逻辑填空题_第1页
2018云南国考行测:如何提高行测逻辑填空题_第2页
2018云南国考行测:如何提高行测逻辑填空题_第3页
2018云南国考行测:如何提高行测逻辑填空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8云南国考行测:如何提高行测逻辑填空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云南国考行测:如何提高行测逻辑填空题大家在备考时一定要对国考题量有一个简单认识,而国考行测中逻辑填空一直是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重要题型,考查题量占用言语理解总题量的一半。对于这一题型,考查的重点内容是语境分析和词语辨析。但大部分人存在误区,总认为这一部分主要是考查自身语感是否准确,语文功底是否扎实,积累的词语是否丰富,可这些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得到提高的。其实,这一类题目如何准确快速地把握文段的“关系”才是能否取得高分的关键和核心。在考察词汇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要做到的是把握好文段间上下文的关系,包括整段材料的意思以及该空前后句之间的关系,当我们能够把文段前后

2、句中的逻辑关系找到理清之后,相对应的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排除选项,从而提高正确率。大多数词语的选择都是源于题干的提示,并非只是单纯的识词。那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先重点介绍一下文段上下文之间比较难把握的一类关系一一解释关系。解释关系是指材料中的某个词、短语或者句子对设空处所填的词语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解释说明的关系。常见的标志类型有:同义互换词比如无异于、相当于、也就是说、或考说、即、换言之、换句话说等等。所谓同义互换,其实就是换个说话的意思或者方式,所以我们文段前后就形成了解释说明的关系。【例1】当我们在谈论创意的时候,大多会认为这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或者说,创意应该是的。

3、我们会说:如果给创意制定一个框架的话,可能会束缚创意,让创意变成的工匠活。依次填入横线恰当的是:A.天马行空按部就班B.稍纵即逝循规蹈矩C.自由自在循序渐进D.标新立异熟能生巧答案:A【中公解析】题干中出现“或者说”二个字,也就意味着或者说前后意思一致,也就是第一空应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的意思,排除B、D,第二空表示给创意制定框架,把创意变成工匠活,按部就班更合适,所以此题选A。二、归纳总结词比如可见、总之、正式、综上所述等等,出现这样的词语不外乎就是对上文进行一个解释说明,用一句短小精悍的话语来概括中心句。【例2】例如:科学研究的概率是999个想法会没有任何

4、结果,可是第1000个想法也许会改变世界。可见,好想法的产生不是的。A.随心所欲B.轻而易举C.一蹴而就D.信手拈来【中公解析】文段中有“可见”,因此这个空是对前文“999想法没结果而1000个想法也许有结果”的总结,也是解释关系。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心里想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多含贬义。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比喻事情简单。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完成。信手拈来多形容写作诗文时运用材料、驾驭语言随意自如。根据语境,形容好想法的产生是建立在无数次的失败基础上的,即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所以我们针对原文填“一蹴而就”,意思为踏出一步就成功。所以

5、此题选C。三、指示代词比如这、那、其、她、这些、它们、它等等,指示代词具有承前性,前文对后文进行了解释。【例3】一些学者认为,在信息时代强化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实际上就是要求他们对互联网使用者发布的信息进行,这不利于我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实现。毫无疑问,这是典型的O如果散布谣言也属于“自由”,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散布谣言,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利益。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项是:A.过滤偷梁换柱B.整合断章取义C.评价混淆是非D.审核以偏概全答案:A【中公解析】第二空说到“这是典型的”,后面对这一空进行了进一步的

6、解释说明,后文提到“如果散布谣言也属于自由”,显然是把散布谣言和自由进行了混淆,A、C合适,排除B、D,再看笫一空一般是说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对使用者发布的信息进行过滤而不是评价,所以此题选A。四、标点符号材料中出现一些特殊的标点符号的时候,比如“冒号:”,“破折号一一”则表示材料属于解释关系。【例4】如果孩子只能在美术课上画画,往往会变得很:他们总是用同一系颜色表现同一类主题,画中充斥着令人担忧的“现实主义”,毫无可言。依次填入横线恰当的是:A固执灵气B刻板新意C保守创新D单调理想答案:B【中公解析】第一空后出现冒号,后文对第一空形成解释,形容总是用同一系列颜

7、色表现同一类主题,B、D合适,排除A、C,另外,单调不用来修饰人,此空说的是孩子,用刻板合适,所以此题选B。中公教育专家认为,从我们的分析来看,其实答案已经在题干里出现了,所以找逻辑填空文段中的逻辑关系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同学们把基本的逻辑关系标志词都记牢能熟练运用。除了解释关系,我们还有反对关系、递推关系、联合关系等,希望通过上述内容能够帮助考生整合一定的知识点及做题思路,轻松拿下逻辑填空。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云南中公教育官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