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理论下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研究

心理资本理论下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研究

ID:43317700

大小:3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30

心理资本理论下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研究_第1页
心理资本理论下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研究_第2页
心理资本理论下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研究_第3页
心理资本理论下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研究_第4页
心理资本理论下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资本理论下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资本理论下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硏究摘要: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下,开发农村籍大学生心理资本以促进其就业有利于弥补其在社会资本方面的劣势。相较于城镇籍大学生,农村籍大学生在心理资本方面表现出自我效能感、乐观和韧性水平较低,希望水平较高,形成心理层面的〃眼高手低〃。开发农村籍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围绕心理资本的四维结构,从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角度多管齐下,形成系统化支持,以促进其更好地就业。关键词:心理资本;就业;农村籍;大学生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已成定势,据统计,2018届全国

2、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20万人,创下近10年新高。在这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形势中,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就业难、就业水平不高的报道屡见不鲜,相关研究论证也层出不穷。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兴起,心理资本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甚至被视为是一种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积极心理因素。[1]基于心理资本的理论,硏究农村籍大学生心理资本特征和就业能力开发,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一.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概念界定心理资本是由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Seligman提岀的概念,最早兴起于经济学

3、和投资学等领域。LuthanS/Youssef和Avolio在积极心理学思想框架下,认为心理资本包括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韧性四个维度结构。⑵国内学者中也不乏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和结构维度的本土化研究。如张轩辉提出的乐观、希望、韧性、自信和成就五维结构理论,[3]王蓿等人提出的成就动机、自尊希望、乐观幸福、责任意识、自我效能、情绪智力、坚韧自强、包容宽恕以及创新能力的多维结构理论,[4]柯江林等人提出的事务型心理资本和人际型心理资本理论。[5]总体而言,国内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概念和结构维度界定尚未

4、完全统一,不论是四维结构说、五维结构说还是多维结构说,均源于Luthans等人的四维结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进行筛选、添加。本文将借助Luthans等人的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维度的心理资本概念理论,对农村籍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就业影响、开发策略进行分析。二、农村籍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特征及对就业的影响(-)农村籍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特征本文采取综合文献分析和实证调研进行硏究,面向我国东西部10所高校学生,发放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11份,有效回收率达94.8%。被调查对象包括男生323人,

5、女生388人;城镇户籍353人,农村户籍358人。许多硏究表明,农村籍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乐观、韧性方面普遍显示低于城镇籍大学生,在希望方面则存在争议。例如潘清泉等人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197名贫困大学生和343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测查,发现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各个维度均显著较低;[6]彭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对西南交通大学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明显较低。[7]石艳华以614名贫困大学生为硏究对象z发现贫困大学

6、生在希望因子水平上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8]笔者在问卷调硏中也发现,在城镇籍大学生中性格〃开朗活泼〃的大学生比例比农村籍大学生超过10个百分点;对〃自我效能感、乐观、韧性、希望〃的品质认同中,农村籍大学生对前三种品质的认同略低于城镇籍大学生,平均约1个百分点,而对〃希望〃品质的认同,则高于城镇籍大学生3个百分点。这与贫困大学生更迫切希望通过读大学找工作改变命运和改善将来生活状态的现实情境较为相符。综合以上文献和实证研究表明,相对于城镇籍大学生,农村籍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乐观、韧性较低,希望或高于城镇

7、籍大学生。(二)心理资本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影响根据笔者的问卷调硏结果显示,心理资本水平总体较低的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目前就业状态,包括工资薪酬、公司福利、住房情况、办公环境职位和人际关系等10个方面,选择〃很满意〃的百分比均低于城镇籍大学生,平均低4个百分点左右。文献硏究也表明,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满意度等结果有重要影响。—是心理资本整体水平低对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存在消极影响。自我效能感、乐观、韧性是影响心理资本整理水平的最主要因素。王尧骏通过对25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自我效

8、能感、韧性、乐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9];杜晓静等人通过对475名〃90后〃大学生开展实证研究,发现心理资本低的毕业生心理状态略消极,自信心不足,遭遇就业困境时更容易将其进行内部归因。[10]心理资本整体水平高的大学生,在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就业成功方面的更有信心(自我效能),对就业过程中获得的成功更趋于内部归因z在遇到就业挫折和困境的时候更倾向外部归因(乐观),并能够在逆境中迅速调整状态,恢复自信和斗志(韧性)。相反,农村籍大学生自我效能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