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匝道现浇箱梁支架及预压方案

C匝道现浇箱梁支架及预压方案

ID:43324188

大小:7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30

C匝道现浇箱梁支架及预压方案_第1页
C匝道现浇箱梁支架及预压方案_第2页
C匝道现浇箱梁支架及预压方案_第3页
C匝道现浇箱梁支架及预压方案_第4页
C匝道现浇箱梁支架及预压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C匝道现浇箱梁支架及预压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伊通至辽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第01合同段新家互通区C匝道桥现浇箱梁支架及预压方案新家互通区C匝道上部构造为3联现浇钢筋栓连续箱梁,1—4跨为第1联,18+2X23+18m结构;5—7跨为第2联,3X18m结构;8—10跨为第3联,3X18m结构。箱梁全宽&75m,底板宽3.85m,单侧翼板宽2.45m。现就第3联说明该箱梁的支架及预压丁艺,剩余两联与此联基木相同。1、地基处理:地基处理宽度为12m,桥中心线两侧各6m。先对原地面进行碾压处理,压实度按照不小于90%控制,再填筑厚度不小于30cm的风化碎石,并使用220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

2、标准为表面平整碾压无明显轮迹,边角等压路机无法碾压的地方使用振动夯夯实。压实完成后检测地基承载力,作为地基容许承载力的依据。在地基四周挖排水沟,排水沟深度及宽度均>30cmo2、支架:C匝道桥现浇箱梁支架选用碗扣支架,立杆及横杆均为4)48X3钢管,底托和顶托均为螺旋可调式,可在30cm范围内调整高度,支架立杆纵横间距均为90cm,横杆步距根据具体情况设60cm和120cm两种。地基上铺设3cm厚砂垫层,人T找平,砂垫层与底托之间沿横桥向铺设5cm厚木板,木板宽20cm,长6m,间距90cm。底托支承高度调整至同一水平面,保证立杆底部

3、均匀受力,立杆之间使用90cm横杆连接,支架底部第1排与第2排横杆步距为120cm,其余横杆步距均为60cmo支架四周用6m(1)48X3钢管设置剪刀撑,由于本联支架高度较低,故在支架内部不单独设置剪刀撑。顶托上沿横桥向铺设10#槽钢作为模板主楞,主楞间距90cm,单根长6m,主楞上沿纵桥向铺设10X10落叶松木方作为模板次楞,次楞间距30cm,单根长6im经过计算,此种结构能够满足设计荷载需要(支架计算书附后)。3、等载预压:支架完成后,按照《桥规》规定的荷载组合加载,根据支架计算书中的荷载计算结果,底板处为2.8t/m2,翼板处为

4、lt/n?。加载使用土袋法,加载前先测出平均单袋重量,据此推算出土袋的层数,从箱梁一端向另一端逐跨预压。沉降观测点沿纵桥向每隔3m设置1道,每道在箱梁两侧和中心共设置3点。加载前使用红色油漆先作出明显标记定位,观测各点高程H1;加载后每日观测一次,当连续3日日沉降量小于2mm且累计沉降量小于3mm时,即可卸载,卸载前观测各点高程为H2;卸载后观测各点高程H3。观测结束后计算各项沉降指标,以控制底模的沉降量,总沉降量△HZ=H1-H2,回弹量AHt二H3-H2,塑性沉降AHs二支架整体沉降指标按照全部观测点的平均值考虑。伊通至辽源高速公

5、路路基工程第01合同段新家互通区C匝道桥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本桥支架釆用4)48X3碗扣支架,支架宽10.8m(翼板两侧各加宽0.9m)。立杆纵横间距按照90cm布设,横杆步距根据具体情况设60cm和120cm两种,其中支架底部第1排与第2排横杆步距为120cm,其余横杆步距均为60cmo立杆两端安装顶、底托。底托下沿横桥向铺设5cm厚木板,板宽20cm,长6m,间距90cmo顶托上沿横桥向铺设10#槽钢作为模板主楞,主楞间距90cm,单根长6mo主楞上沿纵桥向铺设10X10落叶松木方作为模板次楞,次楞间距30cm,单根长6mo现就对第

6、3联箱梁支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指标验算如下:一、荷载计算:1、模板、支架自重产生的荷载:模板口重按照0.5kN/m2考虑。第三联支架总长54m,宽10.8m,平均高4m。横桥向需设13排立杆,12孔小横杆;纵桥向需设61排立杆,60孔大横杆;横杆平均每孔设6根,每根横杆长90cmo立杆总长二13X61X4=3172m,横杆总长二(12X61+60X13)X6X0.9二8164.8m,248X3钢管比重为33・3N/m。支架总重二(3172+8164.8)X33.3X10'3=377.515kNo支架自重产生的均布荷载=3力.515

7、/(54X10.8)=0.647kN/m2o模板、支架自重产生的均布荷载P1=0.5+0.647=1.147kN/m2o2、箱梁钢筋栓自重产生的荷载:第3联箱梁栓总量为250m3,翼板碇总量=(0.14+04)/2X2.1X54X2=61n?,钢筋殓比重按照2.6t/m3考虑,梁长54m,底板宽3.85m,翼板宽2.45m。底板均布荷载P2=(250-61)X2.6X10/(3.85X54)=23.636kN/m2o翼板均布荷载P2=(61X2.6)X10/(2.45X54X2)=5.99kN/m2o3、施工人员、材料、机具产生的荷载

8、:施工人员、材料、机具产生的均布荷载P3按照lkN/m2考虑。4、振捣栓产生的荷载:振捣妊产生的均布荷载P4按照2kN/m2考虑。5、其他可能产生的荷载:因实际未发生,暂不考虑。底板处均布荷载P=Pl+P2+P3+P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