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百岁老人状况及长寿原因

巴马百岁老人状况及长寿原因

ID:43351119

大小:6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30

巴马百岁老人状况及长寿原因_第1页
巴马百岁老人状况及长寿原因_第2页
巴马百岁老人状况及长寿原因_第3页
巴马百岁老人状况及长寿原因_第4页
巴马百岁老人状况及长寿原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巴马百岁老人状况及长寿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巴马百岁老人状况及长寿原因探讨徐勤徐勤,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提要]通过对广西巴马百岁老人的普查,本文阐述了百岁老人的年龄可信性和长寿现状。对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表明,巴马百岁老人的长寿原因并没有什么奥秘,而是包括生活方式、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在1991年日本东京国际自然医学年会上被确认为世界第五长寿乡,那里聚集着众多的百岁老人。为什么说巴马是一个长寿乡?百岁老人有何特征?什么原因促成那里的人长寿?带着这些问题,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与广西老龄委员会合作,对巴马百岁老人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1.调查概要1.1调查时点,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调查从199

2、4年5月10日至6月18日进行。调查对象为1994年5月1日年满百岁的所有老人及部分90岁以上老人。调查采用问卷式,由调查员入户登记。在调查的标准时点,巴马县的百岁老人共有73名,完成调查问卷69份,占总数的94.5%。有4人因故未完成调查。在被访老人中,27.5%的人全部自答,46.4%的人部分自答,21%的人全部代答。1.2调查内容个人问卷包括:①老人的基本人口特征;②婚姻、生育、家庭;③劳动、生活习惯;④心理、健康状况;⑤访问观察;⑧食物构成等6个方面的内容。1.3年龄的判断本次调查的百岁老人,是在1990年人口普查基础上确定的。所有老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990年时为

3、100岁以上,到1994年尚存活的老人;另一部分是1994年新进入百岁组的老人。百岁老人的数目及人名单由广西老龄委员会及巴马县老龄委员会经自治区及县人口普查办核查后提供。文化落后地区年龄的准确性常常令人怀疑。专家们认为,在文化落后地区,长寿者的年龄缺乏可靠的依据。为此,我们专门询问了当地的居民。巴马人的年龄记忆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孩子出生后,家长要请当地识字的风水先生将其出生日期记下:年、月、日、时辰各用两个字组成的字号,共八个宇,故称“生辰八字”。我们走访了几个村,村民们为我们找到很旧的生辰八字本,上面按家庭成员的出生顺序依次排列,相当于一个家谱。解放后,有了户口簿,生辰八字便

4、被淘汰。另一种年龄记忆法是排辈法。村里人按辈份统一排列。年龄间隔固定,新增一代人口,辈份逐级递增。一旦记住年轻者的年龄,便可推算出年长者的年龄。当某人去世,即使不知道他的确切年龄,只要知道了他(她)的辈份,查他相邻同辈人的年龄,其年龄便可大致得出,相差不会很大。当地的史料也有长寿的记载。清嘉庆15年(1810年),嘉庆皇帝闻宜山(与巴马相邻的县)有一瑶族老人名篮祥,高寿142岁,便赠诗一首:“星孤昭瑞应交南,陆地神仙纪姓篮。百岁春秋冊年度,四朝雨露一身覃……”①。当地官员将赠诗刻于碑上,至今此碑尚在。尽管142岁的高龄在当前看来难以置信,但至少我们可以肯定,这一地区在历史上曾有过

5、长寿者存在。2.巴马百岁老人的基本状况2.1基本特征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巴马县百岁老人为6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百万分之294.5,名列全国首位。国内外学者多次考察表明,从1960年至今,巴马县百岁老人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水平(见表1.2)。表11990年巴马县及有关省、自治区百岁老人比较(1/百万)广西巴马县广东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国294.510.212.820.521.941.05.9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表21960-1991年巴马县历次百岁老人调查统计年调查者百岁(人)占总人口比例(1/10万)90岁以上

6、(人)最高年龄1960黄克林等2818.62061201979曾育生、黄克林3013.12441171982广西人口普查办公室5020.52791251991森下敬一6729.9--127资料来源:黄克林,《世界第五长寿乡—广西巴马长寿因素分析》、《广西抗衰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南宁,1992,第17页。文化水平。巴马在历史上是一个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绝大多数老人未受过教育,除1名百岁老人识字外,其余均是文盲。地区分布及出生地。全县12个乡、镇均有90岁以上的老人及百岁老人。其中,有4位百岁老人住在巴马镇。85.6%的百岁老人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不仅如此,老人的父

7、母一生主要生活在巴马县的占92.8%。那些非巴马籍老人的出生地也大都在邻县,多数人是因婚嫁而迁入巴马的,而多数在巴马住了60年以上。民族。巴马县共有13个民族,其中壮族占68.2%,瑶族占17.4%,汉族占14.3%,其它10个少数民族占0.1%。每10万人口中百岁老人的比例,瑶族最高,为79.4人,壮族其次,为19.6人;汉族第三,为15.6人②。在本次调查中,仍有这种趋势。历史上的三国、唐朝时期,一些人因躲避战乱、饥荒、灾害或政治迫害,从江浙、山东、两广等内地逃至于此。其中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