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中旗二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 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中旗二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 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ID:43373286

大小:8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9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中旗二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 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中旗二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 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中旗二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 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中旗二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 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4课散文诗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了解两首诗歌中所表现的感人至深的亲情;2、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手法;3、两首诗展示、歌颂母爱,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学习重点难点1、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2、深层品味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生于地主家庭。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有《沉船》《戈拉》

2、《小沙子》等。他用孟加拉文写作,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她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学法指导1、朗读教学法。借朗读传情,活现作品情感。朗读形式多样,个体大声朗读,学生示范朗读、教师示范朗读等。2、诗歌五步教学法。知诗(知内容)——说诗(说诗意)——想诗(想意境)——悟诗(悟情感)——品诗(品特色)。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匿

3、()笑沐()浴祷()告叠()成倘()若菡萏()欹()斜2、解释词语。妄弃:惊讶:并蒂:花瑞:繁密:慈怜:荫蔽:合作探究朗读《金色花》,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有感情。探究质疑:25-32分钟1、这首诗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32、三次嬉戏具体指什么?3、为什么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荷叶母亲》。探究质疑1、这篇文章写了什么?2、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3、第三段为什么要写三姐妹应了三蒂莲的花瑞?这是不是宣扬迷信?整理学案《金色花》是一首着重从描绘孩子动作

4、、心理的角度来表现母子之情的散文诗。诗歌首先通过描绘孩子的快乐、天真、活泼、可爱,间接表现孩子所受的母爱的沐浴。接着通过抒写孩子回报母亲的几件事,进一步展示母亲对孩子深厚的爱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全诗想象丰富、新奇而美妙,把抽象的母子深情物化为美好可感的具体形象,给人留下鲜活、深刻的印象。《荷叶母亲》是一篇借物抒情的美文,文章借繁密的雨中,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下来,正覆盖在红莲的上面。从而联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母亲就像那荷叶,“我”就像那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只有母亲为“我”荫蔽。赞美了母亲伟大、无私的爱。达标测评10分

5、钟二、联系《金色花》全文,对“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金色花很好看,很好玩B、为了跟妈妈捉迷藏C、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D、金色花是开在圣树上的花,变成金色花可以为全家带来福气三、相对而言,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3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C、将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