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中旗二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论语十则讲学》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中旗二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论语十则讲学》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ID:56088440

大小:8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9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中旗二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论语十则讲学》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中旗二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论语十则讲学》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中旗二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论语十则讲学》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0课论语十则讲学》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理解“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等短语2.理解、运用关于学习、人生修养等方面的名言警句3.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一、课前预习认真预习课文,完成下列问题(一)积累有关学习、人生修养等方面的名言警句(二)积累生字词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论()语不愠()三省()吾身殆()罔()弘()毅凋()(三)填空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孔子,时期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仁以为为己任,?,(四)看注释,查工具书,解释加点的词语,并翻译句子:1.学而知习之,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2、子乎?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二、研讨交流1、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2、小组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①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②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成语:、、、、格言警句类:谈学习态度:、、谈学习方法:、、谈修身做人:、、2.按照要求填写语句: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2提醒人们应该注意对朋友守信用认为应该虚心求教,博积众长要求我们在学习中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强调责任的重大3.拓展:古文常用“三”表示多数,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能否再举几例?、4.“己所不欲,勿施

3、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怎样看待这个问题?5.朱熹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6.语段点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2.对文中四个带“”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三人”指三个人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4、。C.“择”是选择之意。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