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绿陶历史沿革及其制作工艺初探

会理绿陶历史沿革及其制作工艺初探

ID:43392823

大小:3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01

会理绿陶历史沿革及其制作工艺初探_第1页
会理绿陶历史沿革及其制作工艺初探_第2页
会理绿陶历史沿革及其制作工艺初探_第3页
会理绿陶历史沿革及其制作工艺初探_第4页
会理绿陶历史沿革及其制作工艺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理绿陶历史沿革及其制作工艺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会理绿陶历史沿革及其制作工艺初探【摘要】会理绿陶是南诏时期民族间科技文化交流的产物,绿陶工艺的形成源自南诏北寇成都掳掠南下的大批工匠带来的先进的邛窑烧造技艺,以及南诏鼓励发展手工业的政策、会理得天独厚的丰富矿藏等。会理绿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自身的传承谱系以及独特绿釉配方与工艺流程。因其釉色意境,会理绿陶在当代深受各界赞扬和珍爱,产品远销海外。【关键词】会理绿陶;制作工艺;历史沿革中图分类号:TQ174-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457(2018)20-0090-003D0I:10.19694/j.cnki.issn

2、2095-2457.2018.20.039会理绿陶是四川著名陶器,因采用孔雀石配料而得名。产品呈宝石绿色,清丽素雅,叩之有金属清脆的声响。绿陶釉不含铅,无毒、无味、耐高温、耐酸碱,在四川陶瓷中独具一格。因为是用孔雀石配方烧制而成绿釉陶,被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称为“中国唯一的绿陶”。2009年,会理绿陶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会理绿陶历史渊源与发展变迁1.1南诏扩张与会理绿陶的历史渊源据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距今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会理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越郡:“县十五:邛都……会

3、无……三绛……”。[1]会无、三绛均属今会理行政区域内,这是会理纳入郡县制管理之始。也就是在唐天宝十五年(756年),趁安史之乱之际,“南诏乘乱陷越会同军,据清溪关”[2]。会同即今会理。“州攻下后,越一带属吐蕃,会同上下归南诏。南诏以会同置'会川都督府'。”[3]南诏统治者自此开始大量迁徙白族进入会理定居。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南诏“嵯颠乃悉众掩邛、戎、三州,陷之。”[4]随后入成都。“蛮留成都西郭十日,其始慰抚蜀人,市肆立堵。将行,乃大掠子女、百工数万人及珍货而去。”[5]南诏掳掠天府之地成都时,正是四川邛窑的极盛时期。南诏掳

4、掠南下的邛窑生产工匠带来先进的绿釉技术和艳丽的“邛三彩”工艺,并迅速融入隶属于南诏的会川都督府(今会理,当时的南诏八镇之一)。这可以从今天能见到的会理“古三彩”与“邛三彩”一脉相承的制作工艺中得到证实。邛窑位于四川邛睐市,隶属成都市管辖,距离成都83公里。上文提到的嵯颠攻陷的邛州就是今天的邛睐。邛睐与会理都是位于汉武帝派司马相如开凿的从成都出发,经邛睐、雅安、西昌、会理和大理等进入缅甸和印度的蜀身毒道(即南方丝绸之路)之上的驿站。因此邛窑和会理窑之间的陶窑交流与融合历史久远。邛窑始烧于东晋,发展与南朝,成熟于于隋,兴盛于唐、五代,结束于

5、南宋中晚期。邛窑使用的“釉有青色釉、青灰色釉、绿釉、黄釉、酱釉等多种。”[6]会理三彩和邛三彩制作技艺一脉相承。会理三彩和邛三彩都是髙温三彩,其烧成温度在1200〜1260°C,使用的釉溶剂皆为石灰质釉,无毒无害,产品多为生活用陶器。国内其他地区出现的三彩,除长沙窑之外几乎都是以铅作釉溶剂的低温三彩,如陕西铜川、河北邢窑等。因低温三彩器皿中含铅,不能用于生活,所以北方烧制含铅的三彩釉主要是冥器。[7]1.2南诏管理政策与会理绿陶的发展隋末唐初云南洱海地区小国林立,互不役属,其中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小国,分别被六个国王统领,被称为六诏,即:蒙

6、诏、越析诏、浪穹诏、诏、施浪诏、蒙舍诏。蒙舍诏在诸诏之南,称为“南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南诏先后征服了西洱河地区诸部,灭了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南诏国由蒙舍部落首领皮罗阁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建立。天复二年902年灭亡。据《云南各族古代史略》:南诏在公元9世纪90年代发生了三年大旱,加深了南诏的经济政治危机。为了挽救这场危机,南诏对掳掠来的能工巧匠给予优待[8],即“不徭役,人岁输米2斗。一艺者给田,二收乃稅”。[9]在南诏鼓励发展手工业政策的支持下,南诏境内陶瓦、铜、铁等制作冶炼技艺迅速发展。会理绿陶制制作在吸收邛睐窑制作

7、技艺基础之上,利用会理丰富的矿产资源迅速发展起来。会理“孔雀绿石”资源丰富,孔雀绿石经过杂质分离能得到优等品的碳酸铜。据《会理县志》记载:'‘会理区域大地构造属川滇经向构造带,其中段及两侧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是全国得天独后的主要成矿带之一。”[10]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过多次的海陆变迁和频繁的岩浆活动,会理形成了许多稀有金属元素和铜、铁、煤、鎳和铅锌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会理早在期就能够冶炼铜、铁并制作器具,开采冶炼铜、铁是会理兴旺发达的根源。会理的绿彩釉,由于当地天然孔雀石釉料优势而发展成中国唯一绿釉陶。会理过去只能冶炼硫酸铜,对天然

8、形成的氧化铜(孔雀绿石)只能丢弃,而这正是制作绿釉的精品呈色颜料。大量的铜冶炼留下的孔雀石,给会理陶工们提供了制作精美绿釉的天赐资源。在会理出土的南诏时期绿釉火葬罐证实在南诏时期会理绿陶已经开始生产。在《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