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黄山奇石》

优秀教案《黄山奇石》

ID:43399214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1

优秀教案《黄山奇石》_第1页
优秀教案《黄山奇石》_第2页
优秀教案《黄山奇石》_第3页
资源描述:

《优秀教案《黄山奇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黄山奇石》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止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休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口己喜欢的部分。(3)喜欢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教学重点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教学难点识字和写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德育目标美育目标学会欣赏黄山奇石的美,,感受奇石的奇。教具准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n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孩子们,秋天的景色非常宜人,我们祖国山川辽阔,风景优美,在宜人的秋色中,又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今天区老师就带大家去我国最有名的大山z—一一黄山,一睹它的风釆吧。二、学习文屮

2、生字:1>出示文中的词语,让学生读读。2、出示文中的生字,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让学生看生字写拼音,拼读生字。指读生字(去拼音)3、岀示词语,(你一分钟可以记住多少个词语?)指导学生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的含义。4、让学生用词语造句。口头造句(留书而作业)学生感受画中的美丽,并说说从图屮看到的景色和感受.读读文中的词语。学生看生字写拼咅O一起拼读生字。在小组内检查词语情况)开火车读词语激发兴趣交流识字方法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目的一、紧扣课题“奇”,提出问题:1、奇'是什么意思?'奇石'是什么样的石头?懂得这里的“奇”是少有、特殊

3、的意思,因为这样的“奇石”只冇黄山才冇。二、初读课文,找出“奇石”1、要求学生读课文找出文屮的奇石。2、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这些石头的样子。三、读课文,欣赏“奇石”1、你们比较喜欢那块奇石呢?“仙桃石”之奇妙就可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感受。第一,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这已经很神奇了。第二,从来源看,这么大的石桃子人间少冇,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吧,这就更神奇了。第三,从动词的运用看,一“飞”一“落”把那石写活了,那么大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来体会“仙

4、桃石”的奇妙与有趣,口然会收到好的效果。“猴子观海”的奇妙不仅在于它的外形像一只猴子蹲着,更引人注意的是这“猴子”所处的位置奇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学生只要理解了“陡酩”的词义,就会感到奇怪:这只猴子为什么要蹲在那么陡、那么险的山峰上?学生再读课文后恍然大悟,原来猴子是为了观看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之一一一翻滚的云海。细究“翻滚的云海”就更能感受到猴子所处位置之奇特了。因为平吋我们从下往上看,天空中的云层通常几乎是静止不动的,而猴子正由于它所处的位置高,所以从上往下看到的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学生明口了这一番道理,再读

5、课文,肯定会为“猴子观海”这一奇石大声叫“绝”。“仙人指路”的神奇在于它就像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通过朗读课文,学生会冇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走到学生饶有兴味地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并暗暗惊叹,原来,黄山的"奇石”连名字都那么有趣。学生谈谈H己感受,说说口己对奇石的想象。通过上下文理解课文,感悟奇石的美。那里就会冇位仙人帮我们指明方向。一个“仙”字给这块石头蒙上了神奇的色彩,使人觉得有趣极了。“金鸡叫天都”的奇妙

6、乃是一个“变”得金光闪闪,像只美丽的金鸡,这就更令人惊奇了。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太阳升起时天都峰上的景象,他们便能切实感受到“金鸡叫天都”的奇妙了。四、朗读全文,加深对“奇石”的感受讲读课文之后,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我一边播放轻音乐,一边动情地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文中所描述的情景,学生仿佛插上了翅膀飞到了黄山的上空,仿佛看到了落在山顶的仙桃、蹲在山头的猴子、指路的仙人、太阳出来时一刹那巨石变成的金鸡。此时,我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之精妙,体会作者描绘的自然景色之美丽,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收到了意想不

7、到的效杲。总之,抓住“奇”字教《黄山奇石》,让学生既能体会到黄山风景的秀丽神奇和黄山怪石的有趣,乂能体会到课文语言文字的生动和传神。你们能不能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是怎样的呢?感悟黄山奇石的奇。反思:孩子对黄山奇石很感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通过反复朗读,让孩了了解了“金鸡叫天都”“仙桃石”等石头的特点。本课生字较多,在学习生字过程屮,我用了小组学习的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事半功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