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知识要点重温(5)等差、等比数列

高三数学知识要点重温(5)等差、等比数列

ID:43420455

大小:18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2

高三数学知识要点重温(5)等差、等比数列_第1页
高三数学知识要点重温(5)等差、等比数列_第2页
高三数学知识要点重温(5)等差、等比数列_第3页
高三数学知识要点重温(5)等差、等比数列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三数学知识要点重温(5)等差、等比数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数学知识要点重温(5)等差、等比数列1.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通项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一次项系数是公差;前n项和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二次项系数是公差之半且常数项为0;即等差数列{}中,=+(为公差,∈),(∈)。证明某数列是等差(比)数列,通常利用等差(比)数列的定义加以证明,即证:an-an-1=常数(=常数)(,也可以证明连续三项成等差(比)数列。[举例]{}、{}都是各项为正的数列,对任意的,都有、、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试问{}是否为等差数列,为什么?解析:由=得=,于是=(,又2=+,∴2=+(,即2=+(,

2、∴数列{}是等差数列。注意:当用定义证明等差(比)数列受阻时,别忘了这“一招”!上述思路的关键是由“=”到“=(”的过渡,即所谓“升降标”,这也是处理数列问题的一个通法。[巩固]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为:(A)4(B)3(C)2(D)1[迁移]公差非零的等差数列中,前n项之和为,则数列……中A.不存在等于零的项B.最多有一项等于零C.最多有2项等于零D.可有2项以上等于零2.等差数列{an}中,m+n=p+q,则am+an=ap+aq,等比数列{an}中,m+n=p+q,则aman=ap·aq(m、n

3、、p、q∈);等差(等比)数列中简化运算的技巧多源于这条性质。[举例1]在等差数列中,为常数,则其前(  )项和也为常数 (A)6  (B)7  (C)11   (D)12    解析:等差数列的前k项和为常数即为常数,而=3为常数,∴2=为常数,即前11项和为常数,选C。注意:千万不要以为==,那就大错特错了!所谓“下标和相等则对应项的和相等”,是指两项和等于两项和,三项和等于三项和……。等差数列中“n项和”与“两项和(转化为a1+an)”有关,某一项或某几项和均需转化为“两项和”才能与“n项和”联系起来。[举例2]等比数列{

4、}中,a4+a6=3,则a5(a3+2a5+a7)=解析:a5(a3+2a5+a7)=a5a3+2a52+a5a7=a42+2a4a6+a62=(a4+a6)2=9[巩固]在正项的等差数列{}和正项的等比数列{}中,有,,试比较与的大小。[迁移]等比数列{}中,、是方程()的两根,则=若把条件中的“”换成“”呢?若把条件中的“、”换成“、”呢?[提高]在等差数列中,前n项之和为,已知S5=25,Sn=64,Sn-5=9,则n=_____3.等差数列前n项和、次n项和、再后n项和(即连续相等项的和)仍成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前n项和(

5、和不为0)、次n项和、再后n项和仍成等比数列。[举例1]在等比数列中,S2=40,S4=60,则S6等于()A10B70C80D90解析:在等比数列中,第一个两项和为40,第二个两项和为20(注意:S4是前4项和,不是两项和),则第三个两项和为10,S6为三个两项和相加,选B。[举例2]在等差数列中,前n项之和为,已知S3=4,S18-S15=12,则S18=解析:在等差数列中,第一个三项和为4,第六个三项和为12,S18即首项为4,末项为12的等差数列的6项和,为48。[巩固]在等差数列{an}中,其前n项和为Sn,已知S5=

6、2-b,S10=4-b,则S15=_________4.等差数列当首项a1>0且公差d<0,前n项和存在最大值。利用不等式组:确定n值,即可求得Sn的最大值。等差数列当首项a1<0且公差d>0时,前n项和存在最小值。类似地确定n值,即可求得sn的最小值;也可视sn为关于n的二次函数,通过配方求最值;还可以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来求。[举例]设等差数列满足3a8=5a13,且a1>0,则的前__________项和最大解析:思路一:由3a8=5a13得:d=a1,若前n项和最大,则,又a1>0得:,∴n=20,即的前20项和最大。这一

7、做法最通行。思路二:Sn=na1+n(n-1)d=na1-n(n-1)a1=-a1(n2-40n),当且仅当n=20时Sn最大。这一做法突显了数列的函数特征。思路三:由3a8=5a13得15a8=25a13,即S15=S25,又∵a1>0,∴Sn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上的点列,对称轴恰为n=20,故n=20时Sn最大。这一做法中几乎没有运算,但设计太过“精妙”,非对等差数列的性质融会贯通而不能为,仅供欣赏。[[巩固]数列是等差数列,是其前n项和,且S5<S6,S6=S7>S8,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d<0B.a7=0C.S9

8、>S5D.S6,S7均为的最大值()[迁移]在等差数列则在前n项和Sn中最大的负数为A.S16B.S17C.S18D.S19()5.注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是一个分段函数na1(q=1)Sn=则涉及到等比数列求和时若公比不是具体数值须分类讨论解题。[举例]已知等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