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先师孔子》素材1 岳麓版选修4

高中历史 《先师孔子》素材1 岳麓版选修4

ID:43421126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02

高中历史 《先师孔子》素材1 岳麓版选修4_第1页
高中历史 《先师孔子》素材1 岳麓版选修4_第2页
高中历史 《先师孔子》素材1 岳麓版选修4_第3页
高中历史 《先师孔子》素材1 岳麓版选修4_第4页
高中历史 《先师孔子》素材1 岳麓版选修4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先师孔子》素材1 岳麓版选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的书。全书20篇,498章。《论语》的篇章排列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各章各节独立成篇。它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关于《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大体可信。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战

2、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的中心思想是做人的道理,其中包含了许多有普遍意义的原则。他强调,道德与刑政不同,单纯依靠刑罚和行政手段,百姓慑于刑罚,不敢做坏事,却不会有知耻之心;只有实行德治,才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自觉不做坏事。他提出了正人先正己、先富后教、取信于民等重要原则。在仁学中,他一方面倡导爱人、匹夫不可夺志,

3、提倡独立的人格精神,另一方面又要求仁以为己任,见利思义,见义勇为,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提出了一种把个人人格与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相统一的人生现在人我关系上,他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的原则;提出了孝、悌、忠、信、恭、宽、敏、勇、直等一系列道德规范;还特别强调“为仁由己”,启发每个人的自觉道德精神,提出了不少重要的修养方法;论证了道德思想与礼仪规范的关系,要求人们仁礼兼备,文质彬彬。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启发式教学等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4、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许多话都成为格言流传于后世【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孔子在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直到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均有卓越建树,他不仅为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其崇高的地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志向是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德才是指具有智、仁、勇、艺、

5、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教育的对象:可用孔子的一句名言“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来概括,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表明了孔子的极大勇气与魄力。教学内容:主要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由六艺可见,孔子的教学内容已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但这三部分内容并非等量齐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

6、以学文。”从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由于“乐”教相当于现代的美育,技能相当于现代军事体育,科学文化知识就是智育,因此可以说,孔子在2500年前已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并且应以德育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5专心爱心用心教学方法:孔子关于教学方法方面更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三、行之有效等方法,千古流传,

7、至今仍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孔子晚年,皓首穷经改编出的“六书”(《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中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以后被苟子尊称“六经”,除“乐”经亡佚失传以外,其余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基本教材。【孔子像】孔子像被称为“先师孔子行教像”,传为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所绘,原像早已丢失,今仅存的是石刻及拓本。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历代为孔子作像者不乏其人。但是,由于年代太久远,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孔子形象,是东汉时山东嘉祥武梁祠中的“孔子见老子”画像石。“

8、先师孔子行教像”的刻石保存在山东曲阜孔庙圣迹殿中,画面上孔子头戴巾子,身穿袍服,腰佩长剑,身略前躬,双手叉于胸前。这幅画像表现了孔子虚怀若谷,谦虚好学的可敬形象。【《春秋》】是儒家的经书,《春秋》是孔子晚年根据鲁国的史记材料著成的一部编年史。《春秋》记春秋时候列国的重大史事,以鲁国为主体,用鲁国的纪年。开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结束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计2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