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能文开题报告

邱能文开题报告

ID:43433605

大小:106.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02

邱能文开题报告_第1页
邱能文开题报告_第2页
邱能文开题报告_第3页
邱能文开题报告_第4页
邱能文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邱能文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西财经大学公行政管理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2010级1008班学号81020387姓名邱能文导师贾宝和论文题目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一、题目背景和意义(一)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税费改革从2000年以安徽省为试点单位,并逐步扩大到四川、重庆、甘肃、青海、山东等16个省份。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农业税费新农村建设中乡镇行政管理创新研究改革的基本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农业税费取消以后,乡镇政府从下乡催收税费这一项工作中得以解脱,但随之而来的是乡镇财政的短缺,乡镇债务无力偿还,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资金匾乏。乡镇政府除了配合税费改革的需要进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之外,必须应对处理农村

2、公共设施建设、偿还乡镇债务等一系列问题。(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经明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义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新农村建设的总的目标是:生产发展、

3、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应列示毕业设计的题目和选题的背景、意义和题目理论研究价值或应用价值。)二、选题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正转向配套改革、整体推进的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我国国务院的机构改革已顺利完成并达到预定目标,目前县级机构的改革也基本完成,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提上了议事日程。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权,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功与否,关系到我国全盘机构改革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由于乡镇管理的特殊性,它也是我国机构改革的一个最难攻克的堡垒。乡镇管理体制的改革成为时下专家学者探讨的热点之一。乡镇是国家组织管理体系中的最基层的政府组织,是党在农村的

4、执政基础,担负着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的职能,乡镇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小康建设的步伐。  近年来有关乡镇机构改革一直成为专家学者探讨的热点之一,各种观点都有,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主张乡村治理应该进行结构性转换,实行“县政、乡派、村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吴理财主张应该实行有限的“乡政自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教授邓大才认为乡级政府应该撤销等等。上述观点基本上涵盖了对乡镇改革的态度和乡镇发展的方向,但本文认为,就中国目前政治体制、行政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而言,实行“县政、乡派、村治

5、”、乡级政府应该撤销及有限的“乡政自治”与现实国情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乡镇机构改革不单纯由乡镇自己决定。鉴于乡镇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目前继续保持乡镇一级建制的基础上,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当前首要任务是围绕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发挥乡镇不可替代作用的前提下,改革乡镇体制。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关于乡镇政治体制的研究主要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此之前,研究多集中于乡镇企业、经济体制、财政税收等方面。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进入转型期,原有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矛盾凸现,面对农村发展问题国内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学者对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出路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6、对各种学术观点加以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撤销乡镇政府,改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徐勇、温铁军,他们认为乡镇一级作为政府,没有存在的必要,应改乡镇政府为乡公所。撤销乡镇机构改为乡派,一是减少了行政层次,降低了政府治理的成本,精简了机构和人员,有利于减轻财政压力和农民负担。二是有利于深化村民自治,发展村级民主,把过去乡村之间被扭曲的指导关系真正还原到位。但是不可否认,撤销乡镇机构与现行的宪法、地方组织法有抵触的地方,一是大量的乡镇政府机构人员需要分流,如何安置分流人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二是多数乡镇存在着严重的债务,撤销乡镇后这些债务由谁来承担?第二种观

7、点:实行乡镇自治。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于建嵘、沈延生、郑法、李昌平等。于建嵘通过考察20世纪中国乡镇体制的变迁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市场化和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目标的确立,特别是在普遍推行村民自治之后,乡镇自治将成为最现实的选择。沈延生在《村政的兴衰与重建》中提出了中国农村基层改革的新模式“乡治、村政、社有”。“乡治”即乡镇自治的简称。郑法在《农村改革与公共权力的划分》中认为,乡政府对县政府的行政隶属关系构筑了县乡一体化的“压力型体制”的基础,为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