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ID:43436488

大小:16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02

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王灭商以后,在授土授民的同时,还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侯。如将条氏(编织工)等六族赐给鲁公,将陶氏(陶工)等七族赐给康叔。这一举措A.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B.保证了官府手工业技术力量C.笼络了门阀贵族阶层D.巩固了士农工商的社会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侯”来看,这一做法有利于官府控制手工业者,从而保证了官府的手工业技术力量。故答案

2、为B项。秦朝统一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西周尚未形成门阀贵族阶层,排除C项;材料信息只反映对手工业的措施,不能说明巩固士农工商的社会体系,排除D项。2.《佛说盂兰盆经》讲述了目连救母的故事。东晋以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盂兰盆经》的斋会,并逐渐形成盂兰盆斋节。之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衰。这一衍变表明A.故事主题契合传统伦理B.佛教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C.外来文化冲击主流观念D.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趋同【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佛说盂兰盆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符合传统儒家孝道,从而以节日形式受到宫廷和民间的推崇。故答案为A

3、项。材料没有反映佛教在民间的流传状况,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外来文化中契合传统主流观念的因素得以流传,是外来文化借助主流观念而不是冲击主流观念,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材料没有对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进行比较,排除。-14-3.宋人孟元老根据自身经历撰写的《东京梦华录》,记述了东京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后人在研究宋史时,除官修史书外,还重视对此类书籍的利用。由此可知A.区分官修史书与私人著述是研究历史的前提B.官修史书可以弥补私人著述视角单一的缺陷C.私人著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原本面目D.亲历者见闻形成的私人著述最接近历史真相【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

4、料中的“自身经历”“记述了东京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等信息来看,私人著述也有较大的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的原本面目,从而在后人研究历史时得到重视。故答案为C项。研究历史,官修史书与私人著述均能采用,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官修史书的作用,排除B项;D项说法绝对,排除。4.在统一西南的过程中,清政府规定当地土司的子弟须入学习礼,还积极兴办义学,并专为义学设训导一职。清政府采取这些措施,旨在A.发展文化教育事业B.巩固移风易俗的成果C.推行汉族传统礼制D.达成绥服边地的目标【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清政府规定当地土司的子弟须入学习礼,还积极

5、兴办义学,并专为义学设训导一职”等信息来看,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有利于促进土司阶层对国家的认同,从而达成绥服边地的目标。故答案为D项。从材料主旨来看,“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从材料中的“在统一西南的过程中”来看,B、C项均是为“达成绥服边地的目标”服务的,巩固移风易俗的成果和推行汉族传统礼制不是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排除。5.19世纪90年代中期,嘉定县大多数传统商品被洋货所取代,如火柴、肥皂、窗玻璃逐步代替了火石、皂荚和窗户纸。这种现象表明,当地A.传统工艺日见式微B.居民生活习尚渐变C.民族工业初步发展-14-D.外国商品大量倾销【答案】B【解

6、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大多数传统商品被洋货所取代,如火柴、肥皂、窗玻璃逐步代替了火石、皂荚和窗户纸”可以看出,由于这些外来商品的使用,当地居民的生活习尚逐渐发生变化。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传统工艺的发展状况,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D项中的“大量”说法绝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6.1917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决议“请教育部速定国语标准,并设法将注音字母推行各省区,以为将来小学改国语之预备”。1918年,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1922年,除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外,所有的文言文教科书停止使用。这主要得益于A.英文字母的传入B.科举

7、制度的废除C.白话文运动的发展D.国民素质的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新文化运动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从材料中的推广注音字母和“1922年,除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外,所有的文言文教科书停止使用”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白话文运动的发展。故答案为C项。这一变化与英文字母的传入无关,排除A项;科举制度废除于1905年,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民素质的变化,排除D项。【点睛】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随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文学革命由此开始。“白话文”与大众口语紧密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