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安阳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3436954

大小:153.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0-01

河南省安阳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安阳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安阳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安阳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安阳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安阳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安阳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东周时期(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被称为社会制度嬗变、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共同的文化圈、经济圈形成期。下列史实与这一观点相关的是A.中国疆域版图的最终确定期B.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期C.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基本形成期D.中央集权国家模式的完善时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明清时期是中国疆域版图的最终确定期和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期,隋唐时期是中央集权国家模式的完善时期,因此AB错误;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基本形成期,包括影响后世的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都已经形

2、成。故选C。D项错误,秦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时期。考点:战国百家思想点评:此题借助西方启蒙思想来考察中国古代的先秦思想。解答此题需要准确把握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的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考试的重点。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2.老子是我国春秋晚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言论反映了他思想主张的有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剩,盗贼无有。”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③

3、“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④“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27-D.①④【答案】C【解析】【详解】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派生万物的根源;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相互依存、转化;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反对严刑峻法;主张“小国寡民”的社会形态。①项,本句话体现了“清静无为”的思想主张。故①项正确。②项,本句强调“德”与“礼”的重要性,反对“刑”,属于儒家的仁政思想。故②项错误。③项,由关键词“上之

4、有为”可知,该思想反对有为,崇尚无为。故③项正确。④项,本句主张统治者应关心百姓,暗含百姓比君王更重要的观念,是孟子的“仁政”、“保民”思想的体现。故④项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排除ABD三项。3.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他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答案】D【解析】归服自然符合道家的无为,专制君主符合法家的专制思想,

5、劳苦大众符合道家的代表下层利益,无限同情心符合儒家的仁者爱人,所以本题只有选D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4.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A.有教无类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存天理,灭人欲D.经世致用【答案】A【解析】-27-根据材料可知,让外来工子女和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教育,反映的是主张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与春秋时期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相似,故A项正确。罢黜百家

6、,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的,与材料的教育公平不符,排除B。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家朱熹的主张,与材料的教育公平不符,排除C。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提出的,与材料的教育公平不符,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点——教育平等,结合孔子教育思想中“有教无类”的内容进行来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5.《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的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A.法家、道家、儒家B.道家、儒家、法家C.墨家、法家、道家D.儒家、法家、墨家【答案】B【

7、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考查的是对商鞅变法思想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帝道指的是上古帝王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王道指的是遵循现代的礼乐制度的儒家思想;霸道指的是在诸侯争霸的乱世依靠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加强对人民的约束。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根据以上分析,ACD均错误。【名师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采用的思想。解答此题需要准确把握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要知道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的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