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3437387

大小:131.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0-01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重三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80分)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

2、了珍贵的思想遗产。下列是原始史料的是A.孟子,名轲,邹人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民贵君轻D.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史料是进行史学研究的资料,能够反映当时历史现状的都可以成为史料。材料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当时人物的记载,属于原始史料,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是历史叙述,C项是历史解释,D项是二手史料。考点:史学理论·史学研究·原始史料【名师点睛】史学研究离不开史料。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

3、,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史料来对待,但是必须谨慎使用。历史本身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历史毕竟是过去久远的事情了,再现历史有相当的难度。因此这就要求史学研究要尽可能的从历史的真是出发,做出符合历史史实的研究成果来。2.24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D.谈论的问题不同【答案】B【解析】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都是在

4、社会大变革时代,“先秦诸子皆为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AD两项错误;孔子和墨子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源是爱的缺失,孔子站在贵族阶层角度提出仁的学说,但是爱是由等级差别的,并非一视同仁;墨子站在小生产阶级的立场,反对有等级的爱,主张真正的博爱,阶级的差别是造成思想差异的根源,思想是为本阶层服务的,故排除D,选B。 点睛:本题为比较型选择题,儒学和墨家思想在战国是显学,双峰对决,相互驳斥,其它对立的思想是:不敬鬼神与明鬼的对立、厚葬与节葬的对立、重乐与非乐的对立、天命与非命的对立、罕言利与交相利的对立。3.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

5、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主要说明孔子主张(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B.以德治民,国君要严于律己C.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看,孔子强调的是君臣父子之间遵循的等级关系,恪守周礼,长幼有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仁”的观点;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德”的特征;D选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出“道”。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带有辩证法思想的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A.

6、道家B.儒家24C.墨家D.法家【答案】A【解析】材料“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道家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5.《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注意对材料含义的理解,材料的意思是“人,不要把水当作镜子,而应当把人民当作镜子”,体现了作者强调统治者制定统治措施要把“民”的反映作为政策好坏的借鉴,即“当于

7、民监”,反映的是儒家的主张。分析选项,A是墨家的主张;B是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C符合题意;D是到家的思想。所以应选C。【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个“胜利”指的是A.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B.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C.儒家思想已失去先秦的民本特色D.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汉代儒学,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24能

8、力。根据题干中“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可知是汉朝时期儒学独尊,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是思想上的统一,是专制的,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