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2019届高三历史二模试题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新余市2019届高三历史二模试题试题(含解析)

ID:43439689

大小:144.6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01

江西省新余市2019届高三历史二模试题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新余市2019届高三历史二模试题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新余市2019届高三历史二模试题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新余市2019届高三历史二模试题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新余市2019届高三历史二模试题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新余市2019届高三历史二模试题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西省新余市2019届高三历史二模试题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周人继承了殷商对于祖灵保佑的重视,他们进一步认为,“人”的感情也是价值的合理依据。于是,亲情及其向外扩展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血缘及其应有的远近分别是社会秩序的本源。上述材料反映了A.周人将认同血缘、亲情等作为社会认同的规则B.殷商“重祖”观念是西周宗法思想的基础C.西周将个人情感作为社会价值体系来源D.西周构建的社会秩序实现了人际间的和谐【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血缘、亲情、社会秩序的本源”等字眼意在强调周人是将认同血缘、

2、亲情等作为社会认同规则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的说法不全面,不符合题意,排除;西周是等级森严的社会并未实现人际间的和谐,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2.唐宋两朝节妇烈女对照表朝代统治年限节妇数烈女数节烈合计隋唐326322961两宋319152122274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此A.隋唐时期经济繁荣与社会风气的开放B.隋唐统治者受儒家伦理纲常熏陶尚浅C.宋代

3、女性伦理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儒学信仰的重建强化了社会伦理观念【答案】D【解析】【详解】从表中可知,两宋时期节妇数、烈女数呈上升趋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造成材料中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表明儒学信仰的重建强化了社会伦理观念。故答案为D项。A项,隋唐时期经济繁荣与社会风气的开放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项,隋唐、宋代统治者受儒家伦理纲常熏陶的深浅程度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宋代女性伦理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点睛】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

4、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3.据南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登科录》所载本年登科进士六百零一名中,平民出身四百十七人,占百分之六十九点三八。这说明A.科举制在南宋发展至黄金时期B.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C.南宋皇帝开始总揽取士的大权D.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答案】D【解析】“本年登科进士六百零一名中,平民出身四百十七人,占百分之六十九点三八”说明平民占有科举制一定

5、比例,说明科举制度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D正确;科举制在唐朝时鼎盛时期,A错误;B和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4.明清时期在不少地区出现永佃制,即地主出卖土地之后,仍由旧的佃户耕种交租,不改变耕作权,而佃农相对有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的自由。当土地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缴纳小租。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反映了A.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初步分离B.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强化C.赋税征收种类由简单转向繁杂D.土地兼并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答案】A【解析】据材料“当土地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大

6、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缴纳小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永佃制下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属于同一人,大小租的形成说明土地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拥有经营权,而地主有土地所有权、转租者有佃权,故A项正确;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说明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弱化,不是强化,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地租和佃权的问题,未涉及赋税征收种类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土地兼并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故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直接生产者、土地所有者、佃权所有者”,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三方的关系,需要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土

7、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角度进行判断,据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5.据学者研究,中国近代关于绅士阶层的集体记忆如天渊之别,如下表所示时代戊戌时期大革命时期评价绅士为人民之代表绅士为全民之公敌地位绅士为救亡图存之中坚绅士为列强、军阀之基础作用绅士为社会进步之动力绅士为革命之保障目标兴绅权以兴民权打倒绅权以实现民权关于绅士的“历史记忆”形成如此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C.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D.中国社会舆论主导力量的转变【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

8、在进行社会舆论宣传时联合绅士阶层;大革命时期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在进行社会舆论宣传时绅士阶层成为革命的对象,所以中国社会舆论主导力量的转变成为对绅士阶层的历史记忆形成了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在戊戌变法时期就已经获得发展,故不是变化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中华民国南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