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句技巧公开课

断句技巧公开课

ID:43454425

大小:54.0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02

断句技巧公开课_第1页
断句技巧公开课_第2页
断句技巧公开课_第3页
断句技巧公开课_第4页
断句技巧公开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断句技巧公开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言文专题复习——断句——明辨句读,回归根本断句趣谈1.从前有一个穷秀才,经常跑到一个绅士家去混饭吃,时间长了,主人十分反感。一个下雨天,穷秀才又去了,主人马上写了一张纸条放在桌上就出门去了。纸条是这样写的:“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待他回来后,见穷秀才还没有走。绅士本意是什么呢?穷秀才的理解呢?§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2.小脚不大周正乌黑头发没有麻子【夸】小脚不大,周正,乌黑头发,没有麻子

2、。【贬】小脚,不大周正,乌黑头发没有,麻子。什么叫断句?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想要读懂文言文,我们必须学会准确断句。明考纲2014年,断句被列入课标卷《考试说明》,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课标卷的《考试说明

3、》古代诗文阅读的第3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知题型1.下列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选择题)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1.字句必须能讲通。例 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两般秋雨盦随笔史阁部书》)2.内容符合情理及作者的原意。例 太祖在江州,遣诸将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明通鉴》)3.顾及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音韵、修辞以及古代文化知识。例(1) 夫唯禽兽无礼。……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例(2) 古今英才贵

4、位,其所生往往出自卑贱非第,无损于其子之贤,而愈形其母之贵。(金埴《不下带编》卷三)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先易后难,寻找标志。读后检查,通顺合理。一、通读全文,把握大意——读读看,不要急着动笔。通读全文,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例: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有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注释:夔:我国见诸记载最早的音乐家,以精通音乐著称。(又,夔,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物)乐正:古代官名,负责

5、音乐事务地位的官员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虁有一足。’非一足也。”二、先易后难,寻找标志——找词语,观句式1.标名词(代词),定谓语中心词在文言文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词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主语前、宾语后一般要断开。常见的代词有:吾、余、予(表示“我”

6、),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等。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常有省略主语的情况,而动词统统当句子的谓语,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可以找到谓语中心词进行推断,确定主干,提高断句的准确率。作业回顾:周测(二)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圣王教/天下必制/礼以正人/情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古之择士/先观射礼/非取一时乐也/B.圣王教天下/必制礼以正人/情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古之择士/先观射礼/非取一时乐也/C.圣王教/天

7、下必制/礼以正人情/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古之择士/先观射/礼非取一时乐也/D.圣王教天下/必制礼以正人情/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古之择士/先观射礼/非取一时乐也/基础1——(2015山东卷)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B.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C.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D.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

8、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练一练: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2.看虚词,找“对话”词(曰、谓、云、言等)(一)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位置和作用。①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②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