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

ID:43456221

大小:25.01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0-02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_第1页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_第2页
资源描述: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阶段性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农村弱势群体是低收入农户或农民的集合,是指那些不但实际的经济收入偏低,而且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其未来发展也有相当困难的人群。相对于有正常收入家庭的学龄儿童,那些孤儿、一些贫困单亲儿童(离异,意外等)、贫困留守儿童、特困家庭子女即是弱势群体。他们往往社会地位低下,由于社会地位、经济和社会关系的不平等造成教育的不平等,教育的不平等往往导致知识与文化的贫乏,从而造成弱势群体对于教育的漠视和子女受教育方面的目光短浅。他们的教育观念是影响其子女受教育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教育弱势群体的问题不解决,人口整体素质和国民竞

2、争能力的提高就难以真正实现。二、指导思想解决弱势群体的平等受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消除教育不平等,实现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现代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研究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就是要调查在校弱势群体子女的数量,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心理状况,帮助他们摆脱家庭贫困而导致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使每一个孩子公平的享受教育资源,不因家庭的特殊性而失学、厌学,造成心理上、精神上、知识上的贫困者,一代一代恶性循环。使他们勇敢的面对家庭现状,磨砺自己,健康发展。三、课题研究内容简介1、重视学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子女,从学校教育入手。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学习状况。2、给他们更多的关心

3、与爱护,帮助他们摆脱因家庭的特殊性而产生的自卑等心理负担,避免过早的承受心灵的重荷。3、为他们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平等的享受教育资源,使他们摆脱精神的贫困,变压力为动力,努力学习。二、阶段实施研究过程(一)确定调查对象、目标和方法1、确定调查对象:我校七至九年级学生中的弱势学生群体。2、调查内容;(1)弱势群体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2)弱势群体学生行为方式和个性特征。(3)弱势群体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成绩状况。3、调查方法:采用问卷法,座谈法,调查分析等。(二)确立实验阶段实施步骤:1、调查学校弱势群体学生数量、填写登记表。2、开展调查“弱势群体

4、学生家庭状况”、“弱势群体学生行为方式和个性特征”问卷活动,并作出调查分析。3、调查“弱势群体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和“学生学习态度及学习成绩状况”。4、确立研究的个案,拟定研究方法,并跟踪研究。(三)、调查结果1、调查学校弱势群体学生270名,其中单亲44人,占调查对象的16.3%,再婚贫困家庭子女4人,占调查对象的1.48%,孤儿4人,占调查对象的1.48%,留守儿童6人,占调查对象的2.22%,特困家庭子女212人,占调查对象的78.52%。2、弱势群体学生行为方式和个性特征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调查显示,单亲、孤儿、留守儿童、离异再婚家庭的子女兴趣、爱好

5、较单一,交往范围狭窄。所调查的弱势群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处于被冷落的地位,缺少知心朋友,同时不被老师关注,形成了与一般学生所不同的特点:1)、孤僻、自卑与敏感,遇事而逃避。2)、逆反、撒谎。3)、意志薄弱,厌学、逃学。4)、自由散慢,不思进取。5)、交际范围较窄,一般局限于家庭状况相近范围。3、“弱势群体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和“学生学习态度及学习成绩状况”调查分析1).学生学习态度及学习成绩状况调查问卷80份,对学习持喜欢态度的学生人数为27人,百分比为33.75%;对学习持不喜欢态度的有6人,百分比为7.5%;回答还可以(一般)的有40人,百分

6、比50.%(其中回答没办法,不学也不行的人有7人)。综合评价对学习有积极正确态度的有5人,仅到6.25%。2)、弱势群体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调查问卷80份,问卷显示家长能够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学习费用,比较关注孩子的学习,但经常与教师沟通,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的人数只有8人,所占比例为10%;尊重孩子,关注孩子的感受的有5人,所占比例为6.25%;能够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有益指导的有3人,所占比例为3.75%;其他为64人,所占比例为80%。上述数据表明,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不是没能力而是学习态度存在问题。原因主要有:①家庭教育不当。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随

7、便打骂孩子;有的家长则对孩子放任自流,对孩子的学习从不过问。②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处理问题不公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得不到家长的帮助和指导。③家庭的和睦程度,也不同程度的影响孩子的心理。④学校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三)制订措施:1、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启蒙教育,加强和家庭的联系,共同探讨教育的方法对策。要求家长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使孩子摆脱心理困境。 2、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育者要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并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他们的缺点和习惯的惯性决定了纠正行为应有一个时间上的延缓过程。3、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

8、使他们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