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浅谈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浅谈

ID:6216955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浅谈_第1页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浅谈_第2页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浅谈_第3页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浅谈_第4页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浅谈  摘要:弱势群体在社会上通俗的被称为处境不利群体,而弱势群体家庭中的受教育子女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因弱势群体所处家庭背景、经济地位、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弱势群体中未成年子女受教育状况堪忧,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有的开始滑向犯罪的深渊。因此,如何保护和正确对待弱势群体未成年子女受教育权利已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关键词:弱势群体;户籍制度;教育经费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143-01一、弱势群体的涵义及范围5所谓弱势群体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在经济收入

2、、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的社会成员。目前我们所说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四部分人:首先是下岗职工,或已经出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人,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其次是“体制外”的人,即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过,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第三是进城的农民工,他们没有享受到城里劳动者的同等待遇,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还有一部分是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这部分人主要是从集体企业退下来的,退休时工资水平非常低,原来的单位现在要么破产,要么奄奄一息,没人为他们交纳医疗等社会保险。因家

3、庭环境不利等种种因素,导致弱势群体未成年子女受教育状况堪忧,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有的开始滑向犯罪的深渊,因此,如何保护和正确对待弱势群体未成年子女受教育权利已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二、弱势群体未成年子女受教育之困境困境一:我国的户籍制度是制约弱势群体未成年子女受教育的根本原因,导致弱势群体未成年子女受教育未能达到广泛性、普遍性。所谓户籍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它是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我国的户籍带有深深的身份烙印,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间存在着

4、等级差异性,享受的待遇明显不同,有不同的福利标准;农村居民的子弟除考学等少数途径外,绝大部分都承袭父母的农村户籍。因此,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在限制人口流动的同时也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已不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5困境二: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较差是导致弱势群体未成年子女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直接原因,加上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某些教育政策和福利的倾向性,加剧了弱势群体未成年子女受教育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过程的代价之一,弱势群体已经浮出水面,众所周知,弱势群体家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他们在经济上处于劣势,家庭

5、经济承受能力较差,由此导致其教育支付能力相对不足。不少家庭生活贫困,温饱还有待于解决,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只能放在次要的位置,有些家庭连孩子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些基本费用都无力承担,完成高中阶段的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这样难免使得弱势群体中的未成年子女受教育层次偏低,受教育年限不高。对于大部份弱势群体家庭而言,未成年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其家庭唯一向上流动的机会。然而,高昂的教育支出完全超出了弱势群体家庭的能力范围,他们子女的教育必然将成为社会问题。困境三:知识与文化的贫乏,也是弱势群体未成年子女继续留在低社会阶层中的原因之一,而

6、学校教育管理机制尚不完善,欠缺科学的鼓励与惩戒的教育方式,无形中将顽劣学生过早地推向社会。5由于知识与文化的贫乏,弱势群体家庭本身对教育也不是很重视,“教育无用论”、“上学不如打工”之类的思想严重限制了其未成年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在社会生活中,弱势群体家庭有时为了维持基本日常开支,常常要加班加点,有的还必须多打一份工,时间和精力几乎都用于挣钱养家糊口,生活处于勉强温饱状态,再加上自身文化水平程度低,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在如何培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生活态度、学习习惯方面、为人处世方面,在如何引导未成年子女的人生观、科学观、世界观方面以及在如

7、何正确对待青春期困惑等方面均存在难以沟通、难以说服等问题,导致出现不少问题孩子。三、改变弱势群体未成年子女受教育困境之对策对策一:要改革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加快全国户籍联网步伐,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划分,实施相同的福利标准,实行“户口不迁移,国民待遇跟人走”的方式,允许人口自由流动,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对策二:提高教育经费比重,用法律规定以是否落实弱势群体未成年子女受教育作为考核各地政府首长之主要业绩,确实重视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增长,同时加强弱势群体家长的就业技能培训,促使家庭经济状况好转。对策三:借鉴美国的“学券制”制

8、度,我国教育部门应建立健全教育救助制度,弱势群体中的未成年子女可采用以申请为前提在封闭式学校学习并根据家庭不同分类来偿还生活费,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5总之,由于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在有关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