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支点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支点

ID:43468922

大小:133.5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04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支点_第1页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支点_第2页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支点_第3页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支点_第4页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支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支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支点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特别策划经济崛起关于“中国模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支点■常修泽站在世界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发展方面一个最值得重视的成绩,在于中国既顺乎潮流,又特立自主,为人类贡献了一条有中国特点的发展模式。所谓“中国发展模式”,是指从中国同时兼有“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三重属性这一基点出发,立足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为目标,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有特点的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五个特点一是以增进世界

2、第一人口大国公民的福祉为核心。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增进公民福祉是中国发展的核心。中国的发展以13亿人的价值和潜力的发挥为中心,旨在满足13亿人的基本需要,并促进每位成员的全面发展,这是举世无双的。二是充分挖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巨大潜力。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若干质的规定性,在所有制、调节机制等方面又有着自己的特色,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结合。三是努力发挥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和后发国家三大优势。四是着力实行有中国特色的“四轮推

3、动”。即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四大支撑。五是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有中国特色的“五位一体”建设。“五位一体”建设是指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基本宗旨是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中国自己的贡献。中国未来面临来自多方面的转变压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创造了奇迹,但是现有的发展方式也面临着压力。要完成202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变”有三重涵义:一是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简言之,

4、由“粗放型”转“集约型”;二是中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问题,经济结构问题,经济体制问题,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三是宽方式:“总体发展方式转变”。由单一经济发展,向“四位一体”的发展拓展,核心是由“物”转变为“人”,提高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这是一个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目前,“窄方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没有完成,新的“中方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更大范围“宽方式”的总体发展方式转换又被提出;不发达经济阶段的问题(如几千万贫困人口等)没有解决,发达阶段的问题(如老龄化

5、等)又来临;中国的特殊问题(如人口问题、二元经济结构等)尚未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如环境可持续、人权保障、“人类发展指数”等)又涌来。中国未来面临来自上述多方面的转换压力。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应把握中国发展面临的上述新课题、新矛盾。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在462008/12/B总第240期特别策划责编/常青秦皇岛市区的街景杨世尧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扎扎实实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这应成为新阶段中国现代化的新内涵,也是中国发展模式的五大支点。

6、支点一: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工业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最重要的支点。经过多年积累,中国已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但中国特殊的国情,以及拒绝复制前工业化国家“危机转嫁”等传统模式,使中国的工业化必须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举其要点,可概括为下列“五个结合”:提高科技含量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紧密结合。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把工业化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重在提高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是区别于以要素(主要是资本)大规模投入为特征的旧型工业化的标志之一。同时,努力寻

7、求提高科技含量与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的最佳结合点,提高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城市工业与发展乡镇工业紧密结合。中国有600多个大中小城市,这是工业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乡镇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迅速升级,新式武装的乡镇工业已成为工业化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推进工业化进程与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我们越来深切地越认识到,传统的以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生态破坏为代价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工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转型紧密结合。中国工业结构转型

8、与经济体制转型“两个转型”是扭在一起的,无论是微观领域的工业企业的体制模式,还是宏观领域的政府管理工业的体制模式,都对工业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工业化过程中利用外资与独立自主紧密结合。中国正是利用全球化和“后发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造就了发达国家用很长时间才造就的工业化格局。同时,中国颇为注重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保持自己的独立自主地位。尤其是在存在投资、技术、贸易、环境等壁垒的情况下,中国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中,寻求利用外资与独立自主的最佳结合点。支点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当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