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氢喹唑啉-5-酮的多组分合成反应毕业论文

六氢喹唑啉-5-酮的多组分合成反应毕业论文

ID:4348026

大小:499.02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7-11-30

六氢喹唑啉-5-酮的多组分合成反应毕业论文_第1页
六氢喹唑啉-5-酮的多组分合成反应毕业论文_第2页
六氢喹唑啉-5-酮的多组分合成反应毕业论文_第3页
六氢喹唑啉-5-酮的多组分合成反应毕业论文_第4页
六氢喹唑啉-5-酮的多组分合成反应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氢喹唑啉-5-酮的多组分合成反应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密级UDC编号南方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六氢喹唑啉-5-酮的多组分合成反应Multi-componentReactionSynthesisof Hexahydroquinazolin-5-ones陈志鹏指导教师姓名朱秋华单位名称及地址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专业名称药学论文提交日期5月25日论文答辩日期6月3日答辩委员会主席论文评阅人年月日南方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六氢喹唑啉-5-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学院药学院专业药学年级2011学生姓名陈志鹏指导教师姓名朱秋华指导教师职称教授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喹唑啉酮类化

2、合物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如具有抗菌、抗癌、抗HIV以及抗结核等生物活性作用。因此,该类化合物一直是有机合成、医药、农业和其他精细化工等多种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合成新型六氢喹唑啉-5-酮的多组分反应方法,本论文利用已发展的多组分反应合成结构不同的六氢喹唑啉-5-酮,以研究该多组分反应底物的适用范围及生物活性。二、研究方案(主要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步骤)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利用本课题组发展的合成新型六氢喹唑啉-5-酮的多组分反应,合成结构不同的六氢喹唑啉-5-酮,以研究该多组分反应底物的适用范围及生物活性。主要研究方法和步骤:以双甲酮、胺、醛为原料

3、,通过本课题组发展的多组分反应合成方法(未报道)进行合成。一、文献综述内容(附主要参考文献):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1999年,DemetrioR.[1]等报道,利用3-(2-氨基-苯酰氨)-吲唑和原酸三乙酯反应。制得喹唑啉酮衍生物1。在抑制白血病细胞的测试中显示化合(1a)MIC50为23.9µK562和K562-R细胞的MIC50。2001年,Connolly[2]等用2-氨基苯甲酸与亚胺酯类化合物反应,生成相应的2-烷基或2-芳香基取代的4(3H)-喹唑啉酮类化合物2,收75%~97%。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其在抗炎症、抗

4、高血压和抗菌方面都显示出优良的活性。2005年,曹胜利等[3]以2-氨基-5-甲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按所示路线合成了4种6-溴甲基-4(3H)-喹唑啉酮(3a~d),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其中一些化合物具有显著的体外抗肿瘤活性。2007年,冯玉萍等[4]将各种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侧链引入4(3H)-喹唑啉酮的6位合成了一系列含喹唑啉酮的氟苯哌嗪基二硫代甲酸酯化合物,并进行了抗癌活性的筛选,结果表明,在所得化合物中,含喹唑啉酮的4-(4-氟苯基)哌嗪二硫代甲酸酯(化合物4)的活性最强,对人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的体外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IC50=0.5mol/L)。20

5、07年,曹胜利等[5]将各种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侧链引入4(3H)-喹唑啉酮的6位,在所得化合物中化合物5c对人慢性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的体外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IC50=0.5mol/L)。同年,该小组[9]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非经典抗叶酸剂结构特征的4(3H)-喹唑啉酮衍生物。初步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具有氟苯哌嗪基二硫代甲酸酯侧链的化合物6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作为先导化合物用于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发现活性更强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2008年,徐浩等以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为原料经一系

6、列反应得到埃罗替尼7。生物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具有喹唑啉环基本结构的化合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均具有一定程度的体外抑制的作用,活性与吉非替尼相当。2010年,谢敏等根据常山酮的结构,保留喹唑啉酮环,并用苯并呋喃环取代哌啶环,设计并合成了四个新的常山酮类类似物(19a~d),并对其进行抗球虫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18mg/kg的使用浓度下,其中目标物8-氯-3-(2-苯并呋喃甲酰甲基)喹唑啉酮具有抗球虫活性。因此,喹唑啉酮类化合物一直是合成化合物和药物化学研究的热点。如:2011年黄树良等[10]在水介质中,醛或酮首先和邻氨基苯甲酰肼反应形成腙;在1mol%Yb(OTf)3

7、催化下,再与另外一分子醛或酮反应,构建一系列不同取代的喹唑啉酮衍生物。2012年[11],唐健红等通过醛、丙二腈和酮为起始原料,在乙酸铵的催化下一锅合成了2,6-二氰基苯胺衍生物3,化合物3在NaOH催化下,与酮经过分子内Pinner反应到Dimroth重排组合转化,得到新型多取代喹唑啉酮衍生物。2014年,李荣等人发展了一种操作简单、高效且绿色的构建喹唑啉酮衍生物的方法[12],即铜催化过程下喹唑啉类偶极子与N,N一取代甲酰胺的需氧氧化反应。该反应在提供一种较好的合成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方法的同时,探索了可能的自由基过程中喹唑啉氮氧化合物的反应可能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