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浅议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ID:43482435

大小:21.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07

浅议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_第1页
浅议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_第2页
浅议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_第3页
浅议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_第4页
浅议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党的十五大以来,党中央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上升到反腐败、讲政治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把握和部署,实施了坚强有力的领导;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特别是在严肃党纪政纪,深挖腐败分子,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时有发生,有时还相当严重

2、,极大地影响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据统计,2006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23489件,结案122777件,给党纪处分97260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3530人,在这些案件中,损害群众利益占有相当的比例。可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还大有市场。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血肉关系,本文就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主要特点、表现形式、主要成原、主要危害以及治理对策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以供参考。一、

3、损害群众利益的主要特点从案发领域看,其主要特点就是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方面;从案发的内容看,其主要特点就是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从案发群体看,其主要特点是地方政府和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其案发手段来看,一是呈复杂化发展,即作案手段由单一型、表面型、易查型进一步趋向于深层型、难查型,二是从个案向窝案、串案发展,三是违纪人员往往具有“两面性”,不少公职人员案发前是单位的能人或行家里手,表面挂有“劳动模范”、“优秀党员”、“优秀企业家”等不少荣誉称号。这些人在会上“反腐倡廉”道理一大堆,看似廉洁自律,其实

4、未必,只是他们善于作表面文章,善于用两面的手法愚弄人民群众感情,骗取群众支持和拥护罢了。二、损害群众利益的表现形式当前,损害群众利益案件大都是涉及民生问题。如发生在教育、医疗卫生、道路交通、环境保护、食品药品质量、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安全等方面的问题;随意调整和收回农民承包地、强迫农民流转承包地、违法违规征收征用农民土地以及征地补偿安置不到位等问题;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哄抬农资价格等坑农害农问题;因此,损害群众利益的其表现形式就是与民争利,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种形式:1、少数单位凭借行政审批权,与民争利。

5、突出表现在征地拆迁方面。由于建设项目征用土地量大,又集中连片,使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出现了无土地、无工作、无生活来源的三无现象,加上有的地方存在未征先占或先租后征、随意改变土地类别、降低补偿标准,以及村组干部对补偿费用分配不公,使农民利益受损。个别地方还出现利用权力违纪违法克扣、截留、挪用给农民的政策补偿费。2、有的党员干部以权谋私,坑害民利。突出表现在企业改制方面。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暗箱操作,改制方案、职工安置和资产处置方案不公开、不透明、不宣传,限制职工对改制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职工养老、医保和

6、失业保险金不能落实到位;改制程序不规范,资产评估弄虚作假,评估不实,低价处置、隐瞒侵吞国有集体资产,损害职工经济利益。3、有的单位依仗执法权,强夺民利。突出表现在执法执权部门方面。个别部门办事推诿、有利就上,无利就让,处事不公,久拖不办;有的单位执法利益化,由此滋生了乱执法、乱罚款等歪风;有的党员干部利用职务便利,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吃、拿、卡、要”不正之风屡禁不止。4、有的单位依职能管辖权堂而皇之地乱作为,逼民让利。在城镇拆迁中不依法办事,打着执法的幌子滥用强制手段,不落实安置政策;个别学校巧立名目乱收

7、费,增加群众负担;在医药卫生行业中,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虚抬药价、收受“红包”,医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差,收费不透明,乱加价,乱收费等,增加患者负担。三、损害群众利益形成的主要原因损害群众利益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主观上的和客观上的,但归根结底,其根本原因就是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的缺失。从主观上分析,产生损害群众利益现象的主要原因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宗旨意识淡薄。一些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淡薄,想问题没有把群众利益放在心里,干事情没有把群众利益放在眼里,导致决策不合民意,做事有损民利,有的为了“升官”、“保官”,

8、搞一些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做出一些损民利己的事。二是法制观念不强。有的因为不学法学政策,所以不懂法不懂政策,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违法乱纪,损害群众利益;有的虽然知法懂政策,但工作中不依法办事,不按政策办事,也经常做出一些有损群众利益的事情。三是不良利益驱动。有的是因为当地财政困难,要自己找“活路”,想着法子弄钱;有的是单位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