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式立体交叉双车道匝道出入口形式探讨_胡捷

互通式立体交叉双车道匝道出入口形式探讨_胡捷

ID:43487794

大小:348.1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8

互通式立体交叉双车道匝道出入口形式探讨_胡捷_第1页
互通式立体交叉双车道匝道出入口形式探讨_胡捷_第2页
互通式立体交叉双车道匝道出入口形式探讨_胡捷_第3页
资源描述:

《互通式立体交叉双车道匝道出入口形式探讨_胡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OI:10.14048/j.issn.1671-2579.2008.01.043第28卷第1期中外公路1822008年2月文章编号:1671-2579(2008)01-0182-03互通式立体交叉双车道匝道出入口形式探讨胡捷,杨晓敏(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6)摘要: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出入口形式一般分为直接式和平行式两种,各有其优缺点;由于依照我国路线规范设计双车道匝道出入口形式存在车道数平衡和侧移转向等问题,该文就几种出入口形式的优缺点,并综合车道数平衡、辅助车道、变速车道长度和渐变率等方面探讨双车道匝道出入口所应采取的主要形式。关

2、键词:互通;双车道匝道出入口形式;车道数平衡;辅助车道缺点:1前言(1)平行式出口由于匝道变速车道段为增加的车道,主线基本车道上的车辆出入主线需要先侧移(对于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出入口形式一般分为直接式双车道匝道这里仅指外侧车道车辆,下同),并第一次和平行式两种,目前世界各国对于采用何种形式的规突变方向到达变速车道渐变段,而后又需要再突变一定都不尽一致,有的甚至不作规定。德国和日本规定次方向到达变速车道,亦即需要两次突变方向;同理平单车道匝道入口为平行式,其余均采用直接式;澳大利行式入口也存在同样两次突变方向的问题。而进出直亚和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规定出入口均采用直接式

3、;接式出入口的车辆则只需一次侧移突变方向即可出入而美国联邦公路管理部门则对此不予规定;由此可见主线。完全采用某一种形式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我国(2)平行式出入口由于车辆行驶时多按顺直路线的《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以下简称《路行驶,浪费部分路面;而直接式则相对节约。规》)参照日本规定“变速车道为单车道时,减速车道采(3)平行式由于线形突变,具有容易识别出口的用直接式,加速车道为平行式。变速车道为双车道时,优点;而直接式则容易错过出口。加、减速车道均应采用直接式”。上述单车道匝道变速(4)平行式减速车道容易使驾驶员忽视减速而导车道形式便于理解,设

4、计中容易把握;而双车道匝道变致交通事故;而右偏小半径圆接直接式出口也容易让速车道进出口形式则不易把握,在实际设计中形式多驾驶员误解为主线的直行车道而加速,同样易造成交样,且争议较大。为此,本文就几种出入口形式在车辆通事故。出入主线和出口识别的难易、路基路面有效利用率、行第(4)点中的问题在实际几何构造中不带有普遍车安全等方面的优缺点,并综合车道数平衡、辅助车性,且在《路规》中给出了较好的解决方案,本文不再道、变速车道长度、渐变率等来探讨设计中双车道匝道赘述。变速车道出入口所应采取的主要形式。3双车道匝道3种出入口形式2直接式和平行式出入口的主要优缺点《路规》11.3

5、.7条及其图11.3.7-3规定双车道通常认为直接式和平行式出入口主要有以下优匝道一般出口形式应采用“直接式双车道”,入口形式收稿日期:2007-08-02作者简介:胡捷,男,高级工程师.E-mail:hujie650819@sohu.com1期互通式立体交叉双车道匝道出入口形式探讨183应采用“设辅助车道的直接式双车道”;而实际设计中道,下同),驾驶员操作极为不便;同平行式出口一样虽通过几何作图可知,双车道匝道的一般出入口形式大有减少车辆不及时出主线的优点,也存在浪费部分路体归纳起来应该有3种:直接式、混合式(直接式+辅面的缺点。助车道)、平形式(平形式+辅助车道

6、)。为了叙述和比图3采用平行式+辅助车道出口形式不仅能保持较的方便,以下按出口和入口分为两大类,每类3种形车道数平衡,而且车辆从主线基本车道至匝道只有一式,并结合车道数平衡和分合流车辆的行车轨迹、变速个线形转折,驾驶员操作相对方便;出口路基边缘比较车道长度等进行分析比较。流畅整齐,外观整体性较好;不仅如此,该形势不需要《路规》11.4.3规定“当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匝道数通过调整分流鼻半径的大小来调整变速车道的长度,NE>1,出入口应设辅助车道”;换言之,就是双车道匝而仅依据车速变化的要求和主线主要技术指标较为方道出口应首先满足车道数平衡的要求,而图1(即《路便地设置变

7、速车道和辅助车道的长度,非常有利于设规》中图11.3.7-3-c)采用的直接式双车道匝道出计(特别是出口位于主线桥上的桥梁设计)和施工。口形式显然车道数不平衡。一般认为分流处车道数平衡的主要目的一是使每一行车道在满足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得到充分利用;二是避免车辆由于车道数的突然增多,车流量的骤然减少,以及约束和干扰的迅速减轻或消失而猛然加速而产生交通事故;三是由于车道数不平衡和没有辅助车道,同一出口多次分流的间距较近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或妨碍主线直行车辆的正常图3双车道匝道出口形式为平形式+辅助车道行驶。所以笔者认为双车道匝道直接式出口形式虽有综上所述,平行式出口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