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诊断与内镜治疗进展_林良兜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诊断与内镜治疗进展_林良兜

ID:43490376

大小:170.1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8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诊断与内镜治疗进展_林良兜_第1页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诊断与内镜治疗进展_林良兜_第2页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诊断与内镜治疗进展_林良兜_第3页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诊断与内镜治疗进展_林良兜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诊断与内镜治疗进展_林良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微创医学2016年第11卷第3期·367·JournalofMinimallyInvasiveMedicine,2016,11(3)·综述·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诊断与内镜治疗进展12*3林良兜卢杰夫李超芹(1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市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市530023;3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州市510280)【提要】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是一种新类型大肠肿瘤,因病变形态及发生、发展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与一般的腺瘤不同,癌变率较高,与大肠癌发生密切相关,其发生率并不低,近年来对其研

2、究增多。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就其诊断与内镜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关键词】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治疗;组织病理;综述【中图分类号】R735.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6575(2016)03-0367-04DOI:10.11864/j.issn.1673.2016.03.18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spreadingtumor,态学概念,病变存在有良、恶性之分。除此外,定义中并LST)是指直径超过10mm且发生在大肠黏膜表面的平未限定病变部位,其实LST易

3、发生在直肠及升结肠、回坦或隆起病变,这种病变主要沿着大肠黏膜表面侧向生盲部,也可发生于消化道其他部位,如胃、食管等处。长,很少垂直侵犯大肠壁的深层。由于这类肿瘤的病变2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下分型形态、发生发展有特殊性,故目前单独进行研究较多。LST与大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由于其自身特点,普通LST在内镜下观察,可分为两种类型:非颗粒型LST内镜下易发生漏诊,必须结合其病变组织形态及病理亚[3](LST-NG)及颗粒型LST(LST-G),前者分为扁平隆起型多样化特征。因此,医务人员应充分重视该病的诊[

4、4]型(LST-F)和假凹陷型(LST-P),后者分为颗粒均一治。型和结节混合型。非颗粒型呈扁平样改变,表面无颗1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概念粒,周边常呈伪足样向四周突出,其整体外观类似于花瓣状;假凹陷型呈扁平状外观,其中央部分也可见轻度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spreadingtumor,凹陷改变,为最少见类型,由于其黏膜病变轻微,内镜下[1]LST)于1993年由日本医学家工藤英进首先提出,该识别困难,故极易漏诊。内镜下颗粒均一型表面颗粒均病最初概念比较混乱,对其有多种不同命名,对病症的一

5、,大小形态基本一致,直径一般<3mm;结节混合型表描述也很不准确。起初称大肠黏膜的颗粒集簇样病变,面亦呈颗粒状,但颗粒大小不一,病变周边或中央混杂亦名为葡行性肿瘤、表浅扩张型肿瘤、花瓣样病损、毯样有较大的结节样颗粒,其最大直径常>3mm。为了进一[1]病损等。这类疾病发病特点主要沿黏膜面侧向表浅步证明LST假凹陷型与凹陷型是否为同一类型肿瘤,生长,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生长。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5]Ohno等比较两者后的结果表明,假凹陷型肿瘤比凹断深入,还发现有非颗粒型病变存在,包括扁平隆起型陷型直径更大,

6、黏膜下浸润、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更及假凹陷型,这两类病变无颗粒分布,且表面平坦,然而少,边缘呈替代生长,更倾向水平生长,故可作为一种独[2]具备LST的其他特点。因此,1998年Kudo等重新定[6]立、新类型肿瘤。朱浩等报道124个LST病变中颗粒义LST为:直径10mm以上的、呈侧向扩展而非垂直生均一型44个(35.5%),结节混合型48个(38.7%),平长的一类表浅型病变,包括颗粒集簇样病变及非颗粒型坦隆起型23个(18.5%),假凹陷型9个(7.3%),颗粒病变。这一定义存在三个含义:①病变直

7、径必须型LST发病率高,与早先南方医院和日本学者的报道以>10mm;②生长方式为侧向扩展而非垂直生长;③形态[7]颗粒型为多基本一致。特征包括颗粒型及非颗粒型。依其定义看来,这是个形3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组织病理学作者简介:林良兜(1982~),男,在读全日制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诊断与介入治疗。目前通常采用Morson的组织学分类法,结肠息肉*通讯作者的组织病理可分为腺瘤性肿瘤、癌变、炎症性和增生性,·368·JournalofMinimallyInvasiveMedicine

8、,Jun.,2016,Vol.11,No.3其中腺瘤性肿瘤又可分为管状、绒毛状、管状绒毛状和有时普通内镜诊断比较困难,必须联合应用染色及放大锯齿状。对于腺瘤的分型,采用1979年Shinya的标准:内镜技术,对帮助选择治疗策略至关重要。黏膜染色一以占绒毛成分多少界定,25%以下者为管状腺瘤,25%般采用0.4%靛胭脂,对可疑病变表面进行喷洒,以使微~75%为混合状腺瘤,75%者为绒毛状腺瘤;而锯齿状小平坦、凹陷型病变容易观察。这种染料的优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