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作业3地球的运动(含解析)湘教版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作业3地球的运动(含解析)湘教版

ID:43497919

大小:251.5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08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作业3地球的运动(含解析)湘教版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作业3地球的运动(含解析)湘教版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作业3地球的运动(含解析)湘教版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作业3地球的运动(含解析)湘教版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作业3地球的运动(含解析)湘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作业3地球的运动(含解析)湘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作业3 地球的运动一、选择题1.从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沿南纬60°逆时针方向飞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东向西飞行B.自西向东飞行C.向低纬飞行D.向高纬飞行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旋转,但飞机是逆时针方向飞行,故是自东向西飞行。答案:A读图,完成2~3题。2.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A.甲>乙>丙>丁B.乙>丙>甲>丁C.丙>乙>甲>丁D.丁>丙>乙>甲3.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  )A.甲>乙>丙>丁B.乙>丙>甲>丁C.丙>乙>甲>丁D.丁=丙=乙=甲解

2、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第2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故自转线速度甲>乙>丙>丁。第3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都是每小时15°,故四地的角速度甲=乙=丙=丁。答案:2.A 3.D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完成4~5题。4.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南半球是夏季B.我们学校所在地区正处于冬季C.南京白昼时间达一年中的最大值D.北回归线上昼夜平分5.国庆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及运动状况是(  )A.太阳直射

3、点位于北半球B.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且向南移动C.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以南D.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解析:第4题,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夏季,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此时位于北半球的我国南京市白昼时间达一年中的最大值。第5题,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国庆节是10月1日,此时太阳直射点移过赤道(还未到达南回归线),且向南移动。答案:4.C 5.B如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读图,回答6~7题。6.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春分日,太阳直

4、射赤道并向北移动B.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90°D.黄赤交角变为0°7.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的纬度数为(  )A.等于23.5°B.小于23.5°C.大于23.5°D.等于46°50′解析:本题组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第6题,首先想象还原完整的地球公转轨道,还原后观察到,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因此是北半球的冬至。又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均呈逆时针,这样根据地球绕日公转方向可知,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为北半球的

5、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第7题,黄赤交角的数值不因季节而变化,目前数值为23.5°。因此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5°。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至南回归线,移动过的纬度数为23.5°。答案:6.B 7.A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乙),回答8~9题。8.甲图M点的纬度和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A.30°、1月份B.60°、7月份C.60°、1月份D.30°、7月份9.当公转线速度为N时(  )A.自转线速度变快B.自转线速度变慢

6、C.公转角速度较快D.公转角速度较慢解析:第8题,M处自转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为南北纬60°。第9题,N为公转线速度最慢,为远日点,7月初太阳位于远日点,不影响自转线速度。答案:8.B 9.D读图,完成10~11题。10.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点位于乙点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C.东北方  D.西北方11.条件同上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甲地小于乙地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C.甲乙两地线速度相同D.以上都不对解析:第10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该图为南

7、极俯视图,则甲位于乙的南方,甲位于乙的逆地球自转方向上,则甲位于乙的西方,故甲位于乙的西南方。第11题,甲的纬度高于乙,故甲乙两地自转角速度相同,自转线速度甲小于乙。答案:10.B 11.A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5°,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回答12~13题。12.黄赤交角为24.24°时(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D.极昼和极

8、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13.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 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④最小纬度为22.1°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第12题,当黄赤交角为24.24°时,即黄赤交角变大时,回归线度数增大,极圈度数减小,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温带地区)范围缩小;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地区)范围扩大;极圈与极点之间(寒带地区)范围扩大;地球上存在极昼和极夜的范围扩大。第13题,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同时也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太阳直射点的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