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人工栽培关键技术

金线莲人工栽培关键技术

ID:43502583

大小:320.6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8

金线莲人工栽培关键技术_第1页
金线莲人工栽培关键技术_第2页
金线莲人工栽培关键技术_第3页
金线莲人工栽培关键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金线莲人工栽培关键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南方园艺2013年第24卷第3期金线莲人工栽培关键技术刘冬生(武平县农业局,福建武平364300)摘要:从模拟野生金线莲的生长环境、搭建种植大棚、采用组培种苗、选用适应性强的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品种、采取通风、控温、控湿措施、强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介绍了金线莲规模化、商品化人工栽培的关键技术。关键词:武平县;金线莲;人工栽培;关键技术金线莲别名金线兰、金丝草,为兰科开唇兰属植物,一般分布在海拔300~1200m的丘陵地,我国福建、台湾、浙江、江西、广东和广西等省区有野生金线莲。由于金线莲属植物的种子不具胚乳,无发芽能力,只有在真菌共生下,才能促使种子萌

2、发生长,发芽率很低,加之其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自然条件恶化、人为肆意采挖等,致使野生资源锐减,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和国际濒危物种。武平县于2007年开始探索金线莲人工栽培技术,攻克了种苗繁育难题,突破了种苗的成功移植和人工栽培关键技术。1金线莲的开发利用价值金线莲植株富含维生素C及钙、磷、钠、钾、镁、铁、锰、锌、铜等元素,可作为营养保健食品,可与家禽、肉类、蛙类一起煲汤,也可以用开水冲泡作为茶饮。金线莲全草皆可人药,闽台两省把金线莲广泛地用于治疗各种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由于其治疗面广、疗效独特,被民间视为“神药”,台湾称之为“中药之王”,其药效日益引起医药界的重

3、视。金线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8~20em,盆栽金线莲造型美观,市民买回家中可种在湿润、阴凉、透气的环境中,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室内盆栽珍品。为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武平县快速形成了金线莲产业优势,努力争创全国“金线莲之乡”。2010年,“武平金线莲”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品畅销台湾市场和广州、厦门等沿海地区。在台湾及国际市场上,鲜重售价高达3000~5000元台币/lcg。人工培植台湾金线莲生长周期为4个月,每hm2可实现产值100万元,纯利润达64万元。收藕日期:2012—11—30修回日期:2013-04—28作者简介:刘冬生(1964

4、一),男,农艺师,主要从事园艺作物技术推广。2金线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野生金线莲一般生长在海拔300~l200m阔叶林树木下的潮湿地带,性喜阴凉、潮湿,生长适温20。30℃,忌直射光,喜漫射光,在枯枝落叶多、腐殖质层厚的疏松土壤中生长良好。3金线莲人工栽培技术关键3.1选好栽培园地栽培金线莲最好选择地势开阔、座北朝南、周围有高大阔叶林、远离污染源的地段种植,空气、灌溉水、土壤符合GB3509---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3.2搭建大棚人工栽培需要搭建钢架大棚

5、,大棚南北走向,棚长25—30m,宽15—20m,棚高5’~6m,肩高3—3.5m,棚顶及四周先覆盖薄膜再盖上遮阳网,便于人工控制棚内温度、光照、湿度,应安装抽风机、水帘系统及微喷灌系统。3.3安装种植铁架生产上通常采用种植铁架摆放种植托盘,栽培基质置于撇内。铁架宽1m,高15m,长度依太棚而定,分3层种植,层间距45em。为便于日常管理和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要求两排铁架之间保持60—80em间距。3.4茬口安排为避开1.2月低温和7~8月高温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第一季3月初移栽、6月下旬采收,第二季9月初移栽、12月下旬采收,确保植株生长4个月以上,以提高产量和产

6、品的药性成份。移栽7d后每隔7d喷洒1次10%氨基酸500倍液(采收前15d停万方数据2013年第24卷第3期南方园艺止使用),移栽15d内采用薄膜覆盖,控制好棚内温湿度。3.5栽培基质选择人工栽培通常按泥炭土:谷壳:细沙=10:1:1配置栽培基质。种植前对栽培基质进行日晒消毒,随后每100kg栽培基质中加入5—7。5kg熟石灰或适量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匀。3.6选择优良品种台湾金线莲是中国传统名贵珍稀中草药,2007年武平县与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成功对接,并成立福建省龙岩市梁野山种业有限公司,引进台湾金线莲母本进行组培扩繁。目前,该县拥有金线莲集约化栽培基

7、地1个,组培车间面积1900m2,研发、组培、生产珍稀金线莲亚种近10类。据观察,台湾品种对低温比较敏感,温度低于0。C时幼嫩叶片呈现水渍状。3.7采用组培种苗金线莲种子小,自然繁殖率低,扦插繁殖系数低,规模化人工栽培宜采用组培种苗。种植组培种苗,能够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且植株整齐,要求选用经炼苗棚炼苗15—30d以上、苗高6em以上、具有2~3片叶的组培苗。3.8合理密植为促进个体充分发育,实现最高群体产量,按株行距2em×5cm种植,每个种植托盘(25em×45em)移栽140—150株;种植前种苗用清水洗净,栽植时深度掌握在1em左右,忌深栽,栽后用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