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道处理方案

马道处理方案

ID:43503011

大小:5.54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8

马道处理方案_第1页
马道处理方案_第2页
马道处理方案_第3页
马道处理方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马道处理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孙村组团居住区四期A-24地块项目土方挖运基坑支护工程马道出口处理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2012年7月2日3一、工程概况地下车库开挖深度13.822m,在东北侧设置一个出土马道。马道宽10.0m,放坡系数1:5,马道侧壁设计放坡系数1:0.5。该马道为内外结合式马道,基坑外侧部分最终挖深约8.0m,与护坡面相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深度较大、土质松散、连续降雨土层含水量大等原因造成地下车库东侧东北角马道口南侧部分边坡坍塌,具体位置及坍塌情况如下图。3坍塌长度宽约5~7m,坍塌高度约10m,坍塌深度约1m。针对以上情况处理方案如下:二、坍塌边坡卸

2、载处理1、马道口南侧自自然地面开始卸载至马道口平台位置,卸载宽度7m,长度7m,高度8m,同时保证将坍塌部位全部挖除。2、卸载后马道南侧边坡放坡坡比不小于1:0.50。3、清除坍塌部位高度8m以下坡面浮土。4、对卸载部位土钉墙进行切割处理。三、马道下部边坡支护设计设计基坑深度13.822m,马道挖深8.0m,马道下部土钉墙深度5.822m。下部5.822m段拟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形式。放坡系数均为1:0.40,面层锚喷混凝土厚度100mm,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石屑=1:2:2。钢筋网片规格为φ6.5@200mm×200mm,加设Φ14横、竖向压筋,喷射混凝土厚度100

3、mm。土钉采用双锚头。参数见下表:位置下料长度(m)弯钩长度(m)竖向间距(m)横向间距(m)钻孔直径(mm)钢筋型号角度第一道为预应力锚杆第二道9.000.201.501.001102010°第三道8.000.201.001.001102010°第四道7.000.201.001.001102010°在自然地坪下9.5m处设置一排预应力锚杆,锚杆水平间距为1.50m,长度为15.0m,其中自由段长度为5.0m,锚固段长度为10.0m,成孔直径为150mm,倾角为10°,内配2-7φ5的1860级钢绞线,锚杆设计拉力为300KN,锁定力为200KN,锁定在一根2

4、0B槽钢上。预应力锚杆上下0.25m范围内编双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厚度150mm。四、马道口回填设计在基坑土方开挖、边坡支护完成后,上部8.00m段须进行回填。3拟采用素填土分层夯实碾压回填。靠近面层位置采用稻草袋装填土堆码成1:0.7坡面,外编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分层夯实厚度25cm,堆码稻草袋时,每2~3层稻草袋设置两排横向插筋,钢筋直径14mm,用以加强稻草袋整体性。稻草袋每1.50m设置一排水平土钉,土钉钢筋型号20,土钉锚至远端原状土,竖向地锚长度1.50m,土钉与地锚焊接牢固。土钉横向间距1.50m,钢筋网片规格为φ6.5@150mm×150mm,加

5、设Φ14横向压筋、竖向拉筋,喷射混凝土厚度100mm。回填至自然地面后须对地面作硬化处理,竖向拉筋插入硬化面。详见马道收口剖面图。五、施工顺序1、在施工期间,先对马道下部进行支护。将马道下部按1:0.4放坡系数下挖,完成马道下部预应力锚杆、土钉墙施工后土体回填并恢复马道。2、回填上部8.0m马道至自然地面。按1:0.7放坡系数逐层夯实回填马道,堆稻草袋压水平土钉。为了保证边坡的稳定与安全,回填区域道路使用前必须进行钢筋混凝土硬化,硬化钢筋与坡面竖向压筋焊接连接,混凝土硬化厚度不小于250mm。六、边坡监测及维护及安全注意事项1、在施工过程中增加边坡监测频率。加强边坡

6、巡视。2、在基坑使用过程中,注意马道回填部位上部禁止重车通行,禁止设置地泵、堆放钢筋等。3、土方开挖卸载时,挖掘机应与边坡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