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环境创设考试试题

贵州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环境创设考试试题

ID:43509054

大小:80.7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09

贵州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环境创设考试试题_第1页
贵州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环境创设考试试题_第2页
贵州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环境创设考试试题_第3页
贵州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环境创设考试试题_第4页
贵州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环境创设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环境创设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贵州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环境创设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应该具备哪方面的素质? A:忠于职守 B:团结协作精神 C:人际交往能力 D:良好的道德修养 E:重视个别差异2、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该测验的____较高。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3、如果幼儿仅仅是表皮割伤或擦伤,以下哪种处理方法是不妥当的()? A:用纱布或棉球止血。 B:血止住后,用水轻柔地清洗伤口 C:用含抗生素的药膏涂在伤口上以防感染,然后将创可贴贴在伤口上

2、。 D:把血挤出来,因为被污染了。4、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复式教学 B:分组教学 C:设计教学 D:道尔顿制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__。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中学生的体育兴趣____ A:具有广泛性但缺乏深刻性 B:具有深刻性但缺乏广泛性 C:既无广泛性又缺深刻性 D:既具有广泛性又具有深刻性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孙子兵法》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3、春”的作者是刘禹锡 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作者是王籍 D:“满招损,谦受益”出自《易经》8、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____ A:兴趣 B:认知内驱力 C:高尚的动机 D:成功感9、苏格拉底法又称为。 A:问答法 B:发现法 C:讲授法 D:雄辩术10、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不问不管或对学生讽刺、挖苦、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这都是明显地违犯师德的行为,违犯的是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要求中的。 A:关爱学生 B:爱岗敬业 C:教书育人 D:爱国守法11、是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关键期。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

4、转换说12、范例教学法的创造者是德国教育家() A:第斯多惠 B:瓦根舍因 C:赫尔巴特 D:韦特海默13、分配学生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4、下列选项属于心智技能的是__ A.弹琴技能 B.阅读技能 C.记忆技能 D.运算技能 E.体操技能15、从整体看,小学生身体发育处于()发展阶段。 A:失衡 B:平稳 C:第一高峰期 D:第二高峰期16、态度的核心成分是____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c.行为成分 D:能力成分17、衡量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____ A:备课 B:

5、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18、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他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王老师收缴了小陈的手机,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教育处。”校长指出:王老师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9、是指当一个人熟

6、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 A:原型 B:功能固着 C:迁移 D:变式 E:重视个别差异20、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A:程序性知识 B:实用的知识 C:直观的知识 D:可应用的知识21、学习评定在常见的教师心理因素所导致的误差有() A:宽大效应 B:光环效应 C:集中趋势 D:逻辑误差 E:对比效应22、古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___ A:记忆 B:感觉 C:注意 D:思维23、不属于社会公益劳动项目的是____ A:18世纪末19世纪初 B:19世纪中叶 C:19世纪末

7、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24、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取 D:知识迁移25、当一名教师在工作中将关注的焦点投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时,其成长进入__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个别差异阶段26、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____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27、第一次将十四行诗体引入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