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抢救

药物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抢救

ID:43513093

大小:1.62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10-09

药物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抢救_第1页
药物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抢救_第2页
药物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抢救_第3页
药物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抢救_第4页
药物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抢救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物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抢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药物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的抢救1一、药物过敏反应的特点病理性免疫反应,见于少数人一般不发生于首次用药与过敏体质有关,与药物的剂型及剂量无关(“质”过敏,非“量”过敏)过敏反应需要或长或短的潜伏期可用皮肤试验的方法测知,但可能出现假阴性(剂量过小不足以诱发或服用抗过敏药物)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易引起交叉或不完全交叉的过敏反应2一、药物过敏反应的特点病理性免疫反应,见于少数人一般不发生于首次用药与过敏体质有关,与药物的剂型及剂量无关(“质”过敏,非“量”过敏)过敏反应需要或长或短的潜伏期可用皮肤试验的方法测知,但可能出现假阴性(剂量过小不足以诱发

2、或服用抗过敏药物)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易引起交叉或不完全交叉的过敏反应3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有交叉过敏现象同属一类抗生素--β-内酰胺抗生素β-内酰胺降解的副产物正是导致青霉素过敏(或头孢菌素过敏)的主要杂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4过敏反应的原因是抗原和抗体的相互作用首次用药:药物(抗原)→体内→抗体(IgE、IgG、IgM)→细胞致敏再次用药:抗原和抗体在致敏细胞上相互作用,细胞活性介质释放而引起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56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青霉素制剂中的高分子聚合物及降解产物,如青霉噻唑酸(半抗原)→与蛋白质或多肽、多糖结合成全抗原→抗体→黏附

3、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致敏再用药物抗原与抗体结合→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物质→过敏反应7青霉素过敏反应青霉素毒性较低,最常见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发生率在抗生素中最高多发生于多次用药者,偶见于首次用药者以皮肤过敏反应和血清样反应多见过敏性休克(属Ⅰ型超敏反应)不多见,但发生、发展迅猛,病人可死于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循环衰竭8Ⅰ型超敏反应定义:是指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所发生的超敏反应。常见疾病:过敏性休克:药物过敏性休克与血清过敏性休克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花粉症)胃肠道过敏反应:食入鱼、虾、蛋

4、乳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多由药物性、食物性或吸入性变应原诱发9Ⅰ型超敏反应其主要特点是:发生快,消退亦快主要由特异性IgE介导,补体不参与发病通常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一般不遗留组织损伤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主要病变在小动脉,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等10Ⅰ型超敏反应—抗体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为IgE。近年研究发现,除IgE外,IgG4可能亦与Ⅰ型超敏反应有关。IgE主要在鼻咽、扁桃体、气管、支气管和胃肠道等处的粘膜下固有层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合成,这些部位也是抗原易于侵

5、入和超敏反应常见的发生部位。11Ⅰ型超敏反应—抗体IgE为亲细胞抗体,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结合于细胞表面的IgE比较稳定不易降解。12被抗原刺激后,易于产生IgE类抗体的机体为特应性素质个体,亦称过敏体质者。正常人血清中IgE含量极低,超敏患者明显升高。有研究报道: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能与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基因中的某些位点有关,但同一家系中不同成员所患的特应症可以不同。13二、过敏反应的预防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家族过敏史药物过敏试验皮肤过敏试验:可测定Ⅰ型皮肤过敏反应,对预报过敏性休克有

6、参考价值不宜空腹时用药,以防机体耐受力较低,诱发晕针等反应14结果判断(青霉素皮试)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病人无自觉症状,无不适表现。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增大(直径大于1cm),出现红晕、伪足,发痒,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结果不能正确判断:作生理盐水对照试验151617结果记录(青霉素皮试)阴性:“青霉素(—)”阳性:需将结果报告医生,停用青霉素。并在病人床头牌、注射卡、体温单、医嘱单等用红笔记录:“青霉素(+)”。将结果告诉病人和家属,不可再使用。18注意事项询问三史:用药史、过敏史、家族过敏史首用

7、、停药3天后、换批号,需做皮试皮试液现用现配,浓度与剂量应准确。严密观察病人,首次注射后须观察30min,以防迟缓反应的发生。皮肤过敏试验或注射前均应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19三、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1、过敏性休克(allergicshock)2、血清病型反应3、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201、青霉素过敏性休克(1)发生机理:为Ⅰ型变态反应,反应迅速、强烈、消退亦快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平滑肌收缩和腺样体分泌↑→荨麻疹、哮喘、喉头水肿、窒息、血压下降等21(2)临床表现发生时间皮内试验时;初次注射时(皮试为阴性)

8、;连续用药过程中多在注射后5~20分钟内,甚至数秒内(闪电式休克)22各系统表现呼吸道阻塞症状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胸闷、气促、哮喘与呼吸困难,伴濒死感循环衰竭症状周围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