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ID:43518222

大小:248.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0-09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_第1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_第2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_第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_第4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B版)数学-2培训资料问题研讨高中数学实验教材编写组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结束教材分析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第二章向前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约18课时)认识空间中的点、线、面、体感知、观察几何体表示几何体度量几何体直观图三视图侧面、表面积体积1-1在认识几何体,直观理解空间点、线、面关系的基础上归纳、抽象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平行关系空间垂直关系线、线平行线、线垂直线、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平行面、面垂直定义判定性质1-2向前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约18课时)直线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建立点与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为解析法

2、提供工具研究平面图形——直线和圆直线二元一次方程圆特殊的二元二次方程以后将用于研究空间图形求曲线方程求曲线方程用方程研究曲线用方程研究曲线2-12-42-22-31.新教材中为什么与传统教材不同,把对几何体的学习放在学习直线、平面位置关系之前?向前关于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的几个问题2.对几何体的直观认识和小学、初中数学课中对几何体的认识有什么不同和提高?3.在学习中为什么要使用“动态直观图”?这样做会不会降低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要求?4.新教材是不是降低了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向前关于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的几个问题1.为什么在研究平面直角坐标系前,先研究

3、直线坐标系?2.为什么研究直线的斜率、两直线位置关系和点、线距离时不应用三角函数知识?3.只通过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学习,能否达到使学生基本掌握“坐标法”的目的?向前1.新教材中为什么与传统教材不同,把对几何体的学习放在学习直线、平面位置关系之前?(1)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2)改进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3)增强了立体几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向前2.对几何体的直观认识和小学、初中数学课中对几何体的认识有什么不同和提高?(1)注意增强学生对空间的认识(2)注意增强学生对动态图形的认识(3)注意对几何体结构的分析及对相关概念的直观理解(4)注意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认识

4、几何体向前3.在学习中为什么要使用“动态直观图”?这样做会不会降低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要求?(1)动态直观图是培养空间想象力的得力工具(2)动态直观图只是培养空间想象力过程中的手段2115向前4.新教材是不是降低了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1)消减立体几何部分的逻辑证明是新课标改革传统教材的重要体现之一(2)消减立体几何部分的逻辑证明并不是降低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2121向前1.为什么在研究平面直角坐标系前,先研究直线坐标系?(1)承前启后、由浅入深(2)结合直线坐标系引入位移向量的知识,揭示了坐标系和向量的关系。向前2.为什么研究直线的斜率、两直

5、线位置关系和点、线距离时不应用三角函数知识?(1)严格按照新课标的内容编排。(2)使说理更具有一般性,难度并不明显增加。向前3.只通过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学习,能否达到使学生基本掌握“坐标法”的目的?(1)在基础知识学习中,有意识地渗透方法。(2)适当加深问题的难度。结束1-1空间几何体(包括7小节)1-1-1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形成空间概念;直观认识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动手制作模型和操作课件。可结合:210121022103210421051-1-2多面体、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直观了解概念和分析特征;用特征性质描述定义;用集合知识认识关系;以特殊

6、几何体为重点。可结合:21062107210821091-1-3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用旋转描述定义;直观了解概念和分析特征;研究主要截面;通过组合复习。可结合:211021112112上页下页1-1空间几何体(包括7小节)上页下页1-1-4投影与直观图了解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只作对比介绍),知道它是画出立体几何直观图的根据;掌握“斜二测画法”的基本作图规律,能看懂和画出直观图;注意观察与动脑、动手并重。可结合:1-1-5三视图了解正投影,知道它是画出三视图的根据;掌握三视图的基本特征,能看懂和画出较简单的三视图;注意动脑、动手和联系实际。可结合:21132114

7、211421151-1空间几何体(包括7小节)上页返回1-1-6棱柱、棱锥、棱台和球的表面积回顾小学、初中相关知识(如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展开前面折叠的几何体模型,明确侧面展开图形状;自行研究、探索侧面积公式及表面积求法;注意结合实际和培养计算能力。可结合:1-1-7棱柱、棱锥、台和球的体积结合小学、初中相关知识和配套光盘了解得出体积公式的过程;球体积公式可以只要求了解和应用,也可作为课外研究介绍推导过程;注意结合实际和培养计算能力。可结合:21162117211821191-2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包括3小节)返回下页1-2-1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

8、了解各基本性质的内容和作用;用实例说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