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版高中生物 3.1.1 遗传物质的发现学案 中图版必修2

2016-2017版高中生物 3.1.1 遗传物质的发现学案 中图版必修2

ID:43519364

大小:2.98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09

2016-2017版高中生物 3.1.1 遗传物质的发现学案 中图版必修2_第1页
2016-2017版高中生物 3.1.1 遗传物质的发现学案 中图版必修2_第2页
2016-2017版高中生物 3.1.1 遗传物质的发现学案 中图版必修2_第3页
2016-2017版高中生物 3.1.1 遗传物质的发现学案 中图版必修2_第4页
2016-2017版高中生物 3.1.1 遗传物质的发现学案 中图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2017版高中生物 3.1.1 遗传物质的发现学案 中图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 遗传物质的发现目标导航 1.阅读教材,简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结合探究活动,概述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一、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1.萨顿的假说(1)发现问题: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行为与遗传因子的行为具有完全平行的现象。①存在: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②来源:体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③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2)提出假说: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2.

2、实验证据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实了特定的基因位于特定染色体的特定位置上。3.结论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材料:S型和R型肺炎双球菌、小鼠和培养基。(2)实验原理:S型细菌使小鼠患败血病死亡。(3)实验过程及结果(4)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某种物质”。2.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1)设计思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15(2)实验过程及结果(3)结论:DNA是具有转化作用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3、。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2)材料:大肠杆菌和T2噬菌体。(3)实验过程及结果①标记噬菌体:用分别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T2噬菌体分别侵染两种不同标记的细菌,分别得到蛋白质被35S标记和DNA被32P标记的噬菌体。②含35S的噬菌体+细菌子代噬菌体未发现放射性含32P的噬菌体+细菌产生的新噬菌体中有放射性。(4)结果分析①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②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DNA来遗传的。(5)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4.RNA也是遗传物质的实验(1)

4、材料:烟草花叶病毒。(2)过程及结果(3)结论:RNA是遗传物质。5.重要结论:绝大多数生物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只有极少数生物以RNA作为遗传物质。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判断正误:(1)萨顿为基因在染色体找到了实验证据。(  )(2)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3)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多种多样,所以蛋白质中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  )(4)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有毒;R型肺炎双球菌无荚膜,无毒。(  )15(5)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尸体中提取到的细菌全部是S型细菌。(  )(6)格里菲思认为加热

5、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7)艾弗里证明具有转化作用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8)DNA和RNA都可作为遗传物质。(  )答案 (1)× (2)√ (3)× (4)√ (5)× (6)× (7)√ (8)√一、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萨顿采用的科学方法——类比推理萨顿的假说是他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应当注意的是,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检验。推导的简要过程:萨顿假说生物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吗?答案 不是。真核生物的绝大

6、多数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还有一些基因位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叶绿体的DNA上。1.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完整性、独立性B.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存在C.成对的基因(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问题导析 (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对存在,并且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开,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并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表现出一定的独

7、立性和完整性。答案 B一题多变15填表: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基因行为染色体行为独立性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存在方式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来源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即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分配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组合推出结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