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科技在日常生活之应用

资讯科技在日常生活之应用

ID:43530552

大小:1.20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10-10

资讯科技在日常生活之应用_第1页
资讯科技在日常生活之应用_第2页
资讯科技在日常生活之应用_第3页
资讯科技在日常生活之应用_第4页
资讯科技在日常生活之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讯科技在日常生活之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資訊社會與政治1大綱何謂資訊社會資訊社會的特性網路化民主政治理論的探討資訊社會之政治層面影響力資訊科技與國際政治發展趨勢2何謂資訊社會資訊社會,即資訊成為主要生產、消費與交易的目的社會與經濟活動也集中在資訊的創造、處理與傳播。管理大師彼德杜拉克1965年提出知識經濟的概念知識將取代土地、勞動、機器設備等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1997年杜拉克更直接提出知識工作者將成為社會主流的說法。3參考來源:教育部大學通識課程-資訊素養與倫理何謂資訊社會現今資訊大量儲存在網際網路中,且透過網路快速的流傳、處理與產生。世界各地人們經由網際網路頻繁的溝通;大量的

2、經濟活動與文化傳遞都在網路世界中發生。4圖片來源:教育部大學通識課程-資訊素養與倫理參考來源:教育部大學通識課程-資訊素養與倫理何謂資訊社會隨著線上社群、人際關係等網路文化現象的形成,虛擬世界逐漸成為一個與真實世界相對但交融的場域。網際網路成為最重要的應用,並帶來生活便利與衝擊。各新興商業模式不斷創新人與人的溝通聯繫更為方便5參考來源:教育部大學通識課程-資訊素養與倫理資訊社會的特性意識型態問題意識型態終結的時代—科技意識的宰制與同質化現象虛擬世界的多元化現象(「同質」但又「多元」)未來社會顯示的特點6參考來源:羅曉南-資訊社會的特性資訊社會

3、的特性意識型態終結的時代—科技意識的宰制與同質化現象在新時代中,意識型態作為一種規範人的行為的大理論(包括大一統之道德倫理原則及其他種種背景共識等)日趨解體。資訊科技日漸取代意識型態的社會整合功能,換言之,科技意識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意識型態。7參考來源:羅曉南-資訊社會的特性資訊社會的特性科技意識的作用不容易被意識到、認識到,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不以「說教」形式出現,卻強調效率與實用性,以滿足個人私有化的需要(物質生活和休閒需要的滿足),並因而取代了公共性討論的說服,弱化了主體反省批判的能力,造成了公共領域的去政治化。在此,手段∕目的的計算成為公

4、共政策制定的唯一標準;例如,核能電廠的政策議題往往只偏重經濟成長價值,而忽略對此目的本身的反省與公共討論。8參考來源:羅曉南-資訊社會的特性資訊社會的特性虛擬世界的多元化現象(「同質」但又「多元」)這種同質化社會(科技意識的同質化作用)的多元化現象表現為:透過電子傳媒資訊對實在(reality)的再現,是如此真實,以致真假不分,造成各種世界觀的繁衍、多元化和彼此的競爭。「實在」通過各種媒體的再詮譯再現,以致無法找到究竟的「真相」(更何況「非政治化」造成反思能力弱化,真假更不易分)。9參考來源:羅曉南-資訊社會的特性資訊社會的特性未來社會又顯示

5、了以下的特點:未來不確定實用性判準作為唯一判準權威需要10參考來源:羅曉南-資訊社會的特性資訊社會的特性未來不確定科技意識掛帥,究竟真相無著落,這會使未來社會充滿不確定的特性。「資訊科技」本身為未來人類命運作界定,但誰也不知道未來科技會如何發展,因而誰也不知道,科學技術要將人類命運帶往何處?很明顯的,這是因為批當代討論資訊社會的主題只是放在「人」如何適應資訊科技,而完全忽略了如何設計資訊科技以適應「人」的需要。11參考來源:羅曉南-資訊社會的特性資訊社會的特性實用性判準作為唯一判準:因為「多元化」肇至諸神鬥爭,各說各話,共識難以凝聚,科學技術

6、的實用判準反而成為最終的唯一判準。權威需要:亦即對權威的懷舊和需要。因為,真亦不真,妄亦非妄,強要二分不過是不確定社會追尋一種確定感,故懷念權威、逃避自由,造成需要權威主義的氣候。12參考來源:羅曉南-資訊社會的特性資訊社會的特性個體自我的形構資訊時代因為缺乏究竟的「真理」,自我對知識的追求不是要去發現終極的自我,只是証成了「我」只不過是過眼雲煙。這又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自我只不過是科技的延伸超我的破壞人的本質被泯沒人成為「消費符號」的動物自我歸屬感的冀求日益迫切13參考來源:羅曉南-資訊社會的特性資訊社會的特性自我只不過是科技的延伸:自我只

7、是科技操縱的產物,自我從前資訊社會之「自發」的異化轉變成「計劃」的異化(plannedalienation)。超我的破壞:科技管理的操控,取代了通過「互動規範」的自我實現和自我証成,科技理性使生活世界殖民化,造成意義的喪失,而將實踐問題化約成技術問題。自我受制於各種競爭的倫理、文化、世界觀,終於迷失在資訊大潮而不知如何自處。14參考來源:羅曉南-資訊社會的特性資訊社會的特性人的本質被泯沒:人不再有確定的本質,或者說人的本質即是資訊,即是過程,即是流轉,即是不斷的變化。(人成為資訊的中央處理器,不斷的接受資訊的輸入,又不斷的產出)人成為「消費符

8、號」的動物:人對商品的消費,不再只是純粹物質生存需要的滿足,商品同時也是作為一種符號,來完成人的自我實現—「我思故我在」在此變成「我消費故我存在」,商品消費即是符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