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芝多糖论文

云芝多糖论文

ID:43539675

大小:595.13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10

云芝多糖论文_第1页
云芝多糖论文_第2页
云芝多糖论文_第3页
云芝多糖论文_第4页
云芝多糖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芝多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校:浙江农林大学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班级:梁希生物技术111班姓名:罗晋云芝多糖的提取摘要:云芝多糖的提取主要采用水提法,利用醇析将多糖分离出来,然后再将其进行脱色处理,最后得到无色结晶糖。通过紫外光普可测得多糖的化学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关键词:云芝、云芝多糖、水提法、醇析、萃取、蔥酮、脱色处理、紫外光普、红外光谱一・云芝简介:【英文名称:】Coriolusversicolorpolysaccharide云芝(CoriolusVCTSicoloi)又称彩绒革盖菌、杂色云芝、彩绒菌、瓦菌。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目),多孔菌科、栓菌

2、属。化学成分:云芝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糖、多糖肽、葡聚糖、木质素、氨基酸和多种无机盐等物质以及蛋白酶、过氧化酶、淀粉酶、虫漆酶以及革酶等多种酶。生境分布:常见大型真菌,主要是野生,生于多种阔叶树木桩、倒木和枝上。云芝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广东、广西、贵州、江西、江苏、台湾、浙江、福建、安徽、四川、内蒙古等地区。世界各地森林中均有分布。药理作用:该菌主要为药用,有去湿化痰效果,可治疗肺病和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性或慢性肝炎,还可作为肝癌患者的免疫治疗药物。云芝多糖是云芝提取物中的主

3、要活性成份:分子量在1.3x106以上,它是含有卩一糖昔键的葡聚糖,并测出是

4、3(1-3)和卩(1-6)糖昔键,云芝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云芝多糖。云芝多糖从云芝菌丝体和发酵液中提取的多糖均具有极强烈的抑制癌细胞活性。云芝多糖的提取方法:本实验采用溶剂提取法水提醇沉法。水提醇沉法是提取多糖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多糖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提取时应选择水醇等极性强的溶剂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渗滤,然后将提取液浓缩后,在浓缩液中加乙醇,使其最终体积分数达到左右,利用多糖不溶于乙醇的性质,使多糖从提取液中沉淀出来,室温静置,多糖的

5、质量分数和得率均较高。影响多糖提取率的因素有:水的用量提取温度浸提固液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等溶剂提取法中还有酸提法酸提法'为了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在水提醇沉法的基础上发展了酸提取法,如某些含葡萄糖醛酸等。目前多糖的提取方法还有生物提取法和强化提取法。二、实验部分实验目的:提取芝中的多糖提取方法:水提醇沉法实验试剂:蒸馅水、蔥酮、氯仿、正丁醇、95%的乙醇、浓硫酸、二已氨基已基纤维素实验原料:云芝肝泰实验仪器:250ml烧杯、100ml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移液管、试管、电加热套、循环水真空泵、表面皿、托盘天平、广口瓶、量筒、吸滤纸、滴定管、铁架台、5

6、0ml的容量瓶、洗耳球、紫外光谱仪器、红外仪器、压片机具体步骤:1、标准曲线的绘制X浓度C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g/L00000000Y吸光0.000.0550.1200.1650.2260.2780.339度A000000002、糖的提取、分离、去蛋白、醇析用托盘天平取云芝(本实验用云芝肝泰代替)10g溶解于适量的蒸馅水中,可用电加热套加热至80度加速其溶解。然后平均分成三分进行萃取,萃取液为氯仿:正丁醇(4:1)共100ml。然后将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收集起来,加入到装有体积为收集的糖液体体积4倍的无水

7、乙醇中,进行醇沉。静置一个星期的时间,因为多糖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所以通过醇沉可以将多糖提取出来。3、紫外光普比色法0.lg蔥酮溶解于100ml的浓硫酸中0.1019g云芝肝泰溶解于100ml水中用移液管准确移取0.2m1糖溶液加蒸馅水至2ml再加6ml的蔥酮溶液放入一个试管中,沸水浴保温15分钟测在波长大概在625nm处的吸光度吸光度=1.57波长=622.222计算得出糖的浓度为0.27534g/L4多糖的脱色过柱子所用的试剂所用仪器忡米鎌一・z--rr-r.ci>-z--£*■•■・■「•>、:=="二二二二二二-•下—•==■•▲«-•»•>)

8、*二M二;?一三:MH=・亠二二三=二上二V•■&*■蔓■?=<运»»>・y・*s二■■二二二二『―二一二»三二」n=c-M9M•:・云-■?■一弓工J;・■-•■2TJHH3二lt*l・・・・・aA■9--牡■一-・•£・;3・■・•一•■二二一・>9^9■・■v・r・*•■・■■■=■•>•-■■・;■、・>•T・T二二二・二二二-••-•r■-一?,•■-?WLJ■=・>cV32rDP35!定工一1W四、结论经过脱色后得到的是无色晶体糖五、参考文献1.《河南科学》第27卷第12期2009年12月2•季宇彬.《中药多糖的化学与药理》.北京:人民卫生

9、出版社.2005.53.朱小霞,罗学刚多糖提取与纯化技术应用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