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3《清贫》教学设计(品读感悟) 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3《清贫》教学设计(品读感悟) 冀教版

ID:43545697

大小:1.03 M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0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3《清贫》教学设计(品读感悟) 冀教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3《清贫》教学设计(品读感悟) 冀教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3《清贫》教学设计(品读感悟) 冀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3《清贫》教学设计(品读感悟) 冀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清贫》教学设计(品读感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崇高精神。(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角色朗读、圈画等学习运用语言、神态和动作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2、展开小组讨论,说一说方志敏是个怎样的人?3、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教学重难点:1、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2、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教学时间:2课时。

2、课前准备:搜集有关于方志敏的故事。第一课时一、介绍人物,讲述故事,新课导入。1、讲述方志敏的故事。(注重他在狱中的经历,强调他的为人品质。)2、方志敏是一个怎样的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解题:何谓“清贫”?学生先尝试解释,然后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讨论,确定“清贫”的意思。2、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出示学习提示:(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指名读课文,教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相机进行矫正。(2)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课文的主体是“一桩趣事”,是详细介

3、绍的。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是总体介绍自己的观点和情况。三、品读“趣事”部分,朗读对话,品味语言,加深理解。31、自读课文第2-8自然段。简要说出这部分写了一件什么事?2、找出“我”与“士兵”的对话内容,同桌分角色朗读。3、点评:读得怎样?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教师要指导学生体会国民党士兵的凶恶、贪婪,体会方志敏的从容、淡定和对国民党士兵的蔑视。4、圈画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心理的语句,说说它们的作用。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和体会重点词句。可以从以下角度来体会:(1)体现国民党士兵贪婪的;(2)体现国民党士兵凶狠的;(3)体现方志敏

4、从容镇定的;(4)体现方志敏清廉为公的;(5)体现方志敏对敌人蔑视的。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认读重点生字新词。2、复述一件“趣事”。教师了解学生对第一课时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注意指导学生复述故事时人称的变化。二、品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1、品读课文第1自然段。让学生谈谈感受。出示学习提示:从课文的第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联系有关的语句来谈一谈。学生谈感受时可以从方志敏的角度来谈,也可以从革命者的角度来谈,还可以从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对比的角度来谈。2、品读课文的第9自然段,思考:对方志敏“家底”的补充叙述有什么表达作用?。3、品读

5、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练习前面的内容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教师注意让学生关注这样几个点:(1)方志敏的“清贫”与“洁白朴素”,体现在哪些地方?(2)“战胜困难”又体现在什么地方?三、升华认识,拓展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1、方志敏为什么要坚持一种“清贫”的生活态度?2、“清贫”的生活对于革命者到底有什么意义?课件展示33、有人说方志敏烈士“清”而不“贫”,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理解。四、拓展延伸。1、阅读郭沫若盛赞方志敏烈士的话。2、小话题。思与辩:在提倡全面小康的时代,“清贫”精神还需要吗?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6、教师适当点拨。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