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绩效体系设计工具MBO、KPI和BSC

常用的绩效体系设计工具MBO、KPI和BSC

ID:43575696

大小:7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1

常用的绩效体系设计工具MBO、KPI和BSC_第1页
常用的绩效体系设计工具MBO、KPI和BSC_第2页
常用的绩效体系设计工具MBO、KPI和BSC_第3页
资源描述:

《常用的绩效体系设计工具MBO、KPI和BS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为客户创造价值,帮助客户成功〃常用的绩效体系设计工具MBO、KPI和BSC在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屮,常用的绩效体系设计工具有MBO、KPI、BSC等。许多人在运用绩效管理工具吋是为了设计绩效体系而设计,而没有考虑这些绩效工具是否适应该企业的实际。那么这几种绩效设计工具到底冇什么关系?我们在运用它们设计绩效体系时应该如何选择呢?作者结合多年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的经验,通过分析绩效管理工具的发展,尝试回答上面的问题。一、传统的绩效考核我们先來看一则小故事: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冇趣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

2、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然后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口己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吋跳读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读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看了这则小故事,我们不禁要问原本活蹦乱跳的跳蚤怎么啦?跳蚤变成“爬蚤”,并非它已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我们的企业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3、,总是在有意识的为员工设限,來控制和约束员工的行为。传统的绩效考核基于这样一种经济假设,员工和机器设备、厂房一样,仅仅是一种创造利润的工具。因此,在企业看來,员工和机器设备一样是一种成本,必须尽量节约成本,严格控制成本。在员工看来,他认为自己仅仅是一个打工者。他和企业Z间是完全的雇用关系,他不会也不愿意去主动关心企业的发展。在这个企业工作仅仅是为了一份工资而已。对员工的管理方式上,企业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会设置种种条条框框来控制员工的行为。既不鼓励员工创新,也不允许员工犯错误。简单的说,传统的绩效考核思想就是“控制人的思

4、想,禁锢人的灵魂。”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员工只有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在工作,认为老板搞绩效考核就是为了扣工资,少发奖金。在作者接触的许多企业的老板中,很多老板常常因为员工没有完成工作任务,而不分青红皂口的一律扣发工资或奖金。传统的绩效考核关注的是以事为中心,而忽略了人和机器设备等物是有差别的,人会主动思考,有自己的追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因素越来越引起了管理学界的重视,其屮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目标管理,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二、目标管理(MB0)MBO被管理学界喻为像哥口尼口心说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管理工具,与

5、学习型组织和企业流程再造(BPR)并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三大管理思想。目标管理(MB0)是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徳鲁克在1954年首先提出来的,并率先在通用电气公司(GE)实行,取得了巨大成功。MBO的特点在于以人为木,强调员工参与管理,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它基于员工的所完成工作來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我国很多企业在运用MBO时都陷入了一个谋区:把口标管理用成了计划管理。一般都是企业老板制定年度目标,然后将工作任务强行分摊给各部门,部门再分摊到每个员工。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没有员工的参与。因而,口标难以得到认同,执行起来自然大打

6、折扣。在实施MBO±,我们在长期的管理咨询实践屮,提出了“四个共”的思想,即共识、共担、共亨和共赢。共识就是上级和卜•屈通过共同协商,就制定工作的目标达成共识,并签订契约,全力以赴地去实现目标。共担是指为达成目标或者出现失误时,一起承担责任,并相互检讨。共享是指团队成员间的信息、知识、技能和资源等完全共享,各自发挥自己所长,共同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通过共识、共担和共享,最终实现目标,形成个人与团队、团队与公司共赢的局面。虽然MBO对于管理学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实际操作中,目标管理也存在许多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1)目标

7、难以制定。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内外环境变化越来越快,导致企业而临的外部可变因素越来越多,企业的内部活动日益复杂,企业活动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企业原来的许多口标难以定量化、具体化;很多团队工作在技术上联系非常紧密,甚至可以说是不可分解的;这些都使得企业的许多活动制订数量化目标是非常困难的。(2)目标管理的理论前提不一定在所有组织中都存在。目标管理得思想是基于人性假设Y理论,而Y理论对于人的动机作了过分乐观的假设,在现实屮,许多企业对员工行为都存在监督不力的现彖,而同时很多员工是具有“投机主义”心理的。因此,许多情况下,

8、目标管理所要求的承诺、自觉、自治气氛难以形成。(3)目标之间的权重难以确定。由于市场坏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企业往往难以确定FI标之间的权重。常常岀现顾此失彼的现象。(4)目标管理的I办调成本比较高。目标管理耍求上下级Z间充分沟通,达成共识,而这个过程很浪费时间的。另外,每个部门、个人都关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