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文体论课件

儿童文学文体论课件

ID:43588135

大小:10.07 MB

页数:551页

时间:2019-10-11

儿童文学文体论课件_第1页
儿童文学文体论课件_第2页
儿童文学文体论课件_第3页
儿童文学文体论课件_第4页
儿童文学文体论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文学文体论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童文学文体论第四章 儿歌、儿童诗一、儿歌二、儿童诗三、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一、儿歌(一)儿歌的概念以低幼儿童为接受对象,用口语化的韵语唱诵的、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短歌。它是人生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二)儿歌的特征1、单纯性--内容浅显,主旨单一。儿歌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力求单纯,舍弃一切过于复杂的成分,做到让幼儿一看就懂,易于把握和记忆。如张继楼的《蚊子》:“蚊子当医生,/出门去打针,/打得什么针?/打得害人针。/给它一巴掌,/叫它医生当不成。”选择了幼儿最熟悉的生活现象:蚊子咬人、人打蚊子。《学鸭子》(薛卫民)鸭子走路,一摇一摆,小孩学它,

2、一瘸一拐。身子左扭,屁股右歪。左扭右歪,绊倒挨摔。2、简短性--篇幅短小,结构简单。儿歌在形式上一般较为短小,通常几个句子就描摹出一种现象,表达出一个事理。每句大多是几个字,最多也只是七八个字。如北京传统儿歌《丫头丫》:“丫头丫,打蚂蚱;蚂蚱跳,丫头笑;蚂蚱飞,丫头追。”只有短短数语,就活灵活现地勾勒出一幅小女孩追逐蚂蚱的嬉戏图。3、形象性--形象具体,生动。儿歌不管是写人叙事,还是状物绘景,总是尽量从各方面给予具体、生动、形象的描绘,以调动幼儿的各种感观活动。如李国良的《一只小蚂蚁》、张春明的《小花狗》。如李国良的《一只小蚂蚁》:“一

3、只小蚂蚁,/举起一粒米。/自夸力气大,/谁也不能比。/蚂蚁正得意,/大风刮得急。/吹得小蚂蚁,/半天爬不起。/等到大风过,/蚂蚁看仔细:/原来不是刮大风,/是老牛打了个大喷嚏。”作品运用拟人、对比和误会的手法,非常简洁而又生动的描绘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以突出小蚂蚁自不量力的个性特征,给人以滑稽可笑之感。张春明的《小花狗》:“小花狗,不像样,/不洗脚就上炕。/问它为什么?/它说忘,忘,忘。”4、音乐性----节奏和押韵音乐性主要体现在节奏和韵律等外在形式方面。鲜明的节奏——由诗句的停顿构成明显的节拍。节奏短促、轻快,常形成有规律的反复。

4、儿歌必须押韵,以隔一行为宜。 一般首句即入韵,或句句押韵,一韵到底,或以小节为单位换韵。押韵有四种情况:句句押韵例《弯弯腰》弯弯腰,弯弯腰,弯成一只大香蕉。隔句押韵例《学猫叫》小老鼠,哭又闹,大老鼠,学猫叫。猫叫学得太像了,大老鼠自己吓一跳。变换韵脚(连锁调)例:《小鸟多快活》鸟多快活,天上遮云朵,云朵遮不着,树上排排坐。排排坐,做什么?嘀里嘀里学唱歌。用一字押韵——一字韵《好孩子》擦桌子,抹椅子,拖得地板像镜子,照出一个小孩子。小孩子,卷袖子,帮助妈妈扫屋子,忙得满头汗珠子。5、游戏性--歌戏互补,动作性强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歌中

5、融汇了游戏的情调,成为引发儿童情趣的发酵剂。如陈家华的《大皮鞋》;薛卫民的《牵牛花找朋友》。如陈家华的《大皮鞋》:“小弟弟,/真好笑,/爸爸的大皮鞋脚上套。/皮鞋大,/脚板小,/走起路来像姥姥。”这里没有艺术夸张,全是运用白描手法,因其游戏性强,把小弟弟的滑稽和憨态形象地表现出来,很有儿童情趣。薛卫民的《牵牛花找朋友》:“牵牛花,/不牵牛,/牵着花儿爬墙头。/牵牛花,/东墙走,/去和豆角拉拉手。/牵牛花,/西墙走,/去和葫芦碰碰头。/东墙走,/西墙走,/牵着花儿找朋友。”这里在拟人化中精心的赋予游戏性的动感,运用“爬、拉、碰、找”等动词

6、具体直观,具有可操作性。它往往与游戏配合,游戏也总是与相应的儿歌相伴随,歌戏互补性成为儿歌的一个鲜明的特征。例:迷语歌——猜迷;数数歌——玩中识数踢键子歌——辅助踢键子《拉大距》《开火车》(三)儿歌的特殊形式儿歌分民间的和创作的两大类。现在人们接触的多为创作的儿歌。约定俗成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摇篮曲摇篮曲也称摇篮歌、催眠曲,是以悦耳的语言、温柔的感情、和谐的韵律和舒缓的节奏,使婴幼儿在安宁的氛围中愉快的入睡的歌谣。泰戈尔说过:“从母亲嘴里听来的儿歌倒是孩子们最初学到的文学,在他们的心上具有吸引盘踞的力量。”(泰戈尔《我的童年》。

7、它饱含着亲人的爱与期待。(2)游戏歌游戏歌是儿童游戏时配合游戏内容或伴随着游戏动作而吟唱的儿歌。游戏歌的种类较多。有的是成人帮助婴幼儿动作和哄逗孩子戏耍时所唱的,如传统儿歌《斗斗虫》是大人握着孩子的手,逗其用食指玩耍时唱的。更多的是儿童自己嬉闹玩耍时唱颂的,如配合踢毽游戏的《毽儿飞》,配合拍手游戏的《拍手谣》,配合跳绳游戏的《跳绳歌》,配合集体游戏的《丢手绢》等。(3)数数歌数数歌是培养儿童数的概念的儿歌。它把简单的数的概念和具体可感的形象结合起来,引发儿童积极思维的兴趣,有效地培养他们对数的认识。数数歌中有的把数字和动植物知识相结合,

8、既帮助儿童练习数数,也得到一些知识。如《虎鹿猪兔鼠》:“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路边一只猪,/草里一只兔,/还有一只鼠,/数一数,/一、二、三、四、五,/虎、鹿、猪、兔、鼠。”有的侧重于训练儿童简单的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