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三次改革失败原因再探

晚清三次改革失败原因再探

ID:43596529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1

晚清三次改革失败原因再探_第1页
晚清三次改革失败原因再探_第2页
晚清三次改革失败原因再探_第3页
晚清三次改革失败原因再探_第4页
晚清三次改革失败原因再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晚清三次改革失败原因再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晚清三次改革失败原因再探作者:迟云飞口1860年代起,晚清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即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清末新政。三次改革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若以富国强兵的冃标衡量,可以说都以失败告终,也没能挽救清王朝的灭亡。三次改革失败的原因,已冇多人论述,但笔者近几年思考晚清改革,主要是从改革者主观得失的角度,还是有一些心得,愿得指教。洋务运动:片面改革需要指出的是,清廷本应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就开始仿效西方的改革。而洋务运动是I860年代也即第一次鸦片战争20年后才开始,改革已丧失了最佳时机。上世纪80年代,洋务运

2、动曾是史学界讨论的热门,当时无论批评者还是赞许者,多认为洋务运动最犬的问题是没冇进行政治改革。时至今FI,我们完全可以理性、冷静地思考:在当时条件下,要求李鸿章等改革皇权专制的政治体制,无异要求工业时代以前的人造出航天飞机,是根本不可能的。不仅如此,即便政府机构和人事的改革,也困难重重。我们不能苛求前人做超出他们时代的事情。另一方面,在洋务运动才刚刚开始就进行政治改革,会引起混乱,无异拔苗助长,而那个时代,中国也不具备实行所谓君主立宪制的条件。问题不在于没有进行政治改革,那么洋务运动是不是就没冇问题了

3、呢?当然不是,洋务运动还是片面改革。下面从几个方面探讨。第一,军事改革偏重武器。军事改革是李鸿章等人首先做也是一直努力做的,他们觉得西洋人之所以打败我们,就在于他们的洋枪洋炮,以为我们冇了同样的武器就可以战胜或至少有能力抵抗侵略者。但是,其基木缺点是重武器装备,轻人、轻制度体制。运用新式武器的同时,应该有新的战略战术,有新的军队体制,有熟悉新的战略战术的军官和士兵。新式枪炮的作战方法,与冷兵器时代冇很大区别,相应的体制也耍有变化,军官士兵素质的变化,尤其懂得近代战争的军官更为关键。但李鸿章等重视的是装

4、备洋枪洋炮,淮军、湘军武器大大改善了,但体制仍基本沿袭湘、淮军的营制,军官也基本是行伍出身。军事学堂培养了一些新人才,但只能做教官,不能直接带兵。军队没有近代完善的指挥系统,没有完备的后勤保障系统;没有参谋部门,没有周密的作战计划,作战时大多凭指挥员拍脑袋;没有预备役制度,战争时兵员不足,便临时招募,临时招募未经训练的士兵根本不符合作战需要。而同时期FI本军队实行师团制,军官大多从新式军官学校产生,或者到欧洲考察过军事,作战思想完全更新,也就是全面近代化。中国军队相比之下,不能不显得逊色。甲午战争之时

5、,清军的武器与FI军差距并不犬,官兵作战也不是完全不勇敢,之所以一败涂地,主要问题是军队的体制、战略战术远不如人。第二,经济改革偏重官办。洋务派看到西洋人船坚炮利,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模仿制造,却没冇深入探寻其根源,实际上,先进的军事技术背后是先进的工业体系,更不用说工业体系背后还有科学技术和政治体制的支撑。所以,洋务运动先是“求强”,与军队应用新式武器的同时,就是官办军工企业,干了十年之后,又提出“求富”,即办民用企业。但是如何能强,如何能富,却犬有文章。洋务运动办了不少民用企业,但总企图将其控制在政府

6、手里。企业民营是止宗,企业官营走不通。尤其在那个腐败的官僚体制下,企业官营是死路。那个年代的官营企业并非一无是处,它可以给社会提供许多新的东西,可以培养技术人才,但是,大多官僚化管理的民用企业效益不佳,缺乏口我发展的能力,不能形成滚雪球式的效应。要李鸿章办江南制造局的时候就放手让私人办企业,显然不现实。但是办了十几年以后,应该醒悟。然而清政府明口这点是在甲午战败以后,办企业已经30年了,真正犬力鼓励私营企业则是在1901年新政开始以后,可惜衰弱的清政府那时已力不从心了。第三,教育改革未建体系。李鸿章等

7、人办了不少新式学校,并派了至少两批学生到海外留学(留美幼童和留英法海军学生),但基本是专科技术教育、外语教育、军事教育,而就长远来讲,更应该注重的是两点:一是普及教育,二是建立新教育体系。太平天国灭亡到甲午战争这段时间,财政上还允许清政府做些事情,清政府却没有这样做,使得新教育零星、随意、不系统,新人才不足用,不能支撑现代化建设。洋务运动Z所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是学西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与传统的经世观念有一定关系。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经世致用理念使部分官员较快突破不能用夷变夏的思想樊篱,是近代中

8、国人开眼看世界和开启学西方大门的内在动力,但是经世致用理念却也容易使洋务派官员和他们的理论家们过于急功近利,洋枪洋炮厉害便学洋枪洋炮,却不愿深究优良武器和强大军事力量背后的东西;而口其学西洋的动力一般只限于强国御侮,如果没冇强国御侮的需求,那么学洋枪洋炮、机器制造等在他们看来可能就是不必要的了。维新变法:急于求成甲午战争,中国败于从询自己视为“叢尔岛国”的R本,又割台湾,赔款二万力-两白银,可谓奇耻大辱。甲午战后,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瓜分豆剖,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