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老子注》研究的评论

王弼《老子注》研究的评论

ID:43596552

大小:63.9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1

王弼《老子注》研究的评论_第1页
王弼《老子注》研究的评论_第2页
王弼《老子注》研究的评论_第3页
王弼《老子注》研究的评论_第4页
王弼《老子注》研究的评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弼《老子注》研究的评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王弼《老子注》研究的评论注释的技艺或技艺的注释近二十年來海外小国学研究的译介,极人地拓宽了汉语思想和学术的视野。无论是基本的问题意识、材料的择取角度还是阐禅的理论基础,海外中国学研究者的努力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注入了鲜活的要素,甚至-•度成为学界嘱n的焦点。然而,随着方法和视野的不断更新,从文本的深细阅读出发的朴实研究,渐渐丧失了英本应受到的重视。这里,对方法的过度强调隐涵着将中国固有的思想和学术贬降为“材料”的巨大危险。在这样的氛围电,瓦格纳教授的《王弼〈老子注〉研究》[1]的出现,可以算作一个“异数”。《王弼〈老子注〉研究》是瓦格纳关丁•王弼《老子注》的系列著

2、作[2]的合译本。瓦格纳在中译本序中明确地指出门c的这一系列研究的“方法论背景内在于解释骅传统”。并指出其解释学态度的确立,与他早年在慕尼黑大学从学伽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的经历冇关。但与伽达默尔试图在理论上建构某种普遍适用的解释学原则不同,瓦格纳是一个解释学理论的实践者。也许,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理论对他而言,更多地具有解缚的意味——从对方法的执迷中释放出來,走到探寻不同文本的个性化解读策略的路径上來。在这个意义上,瓦格纳似乎更接近列奥•施特劳斯(LeoStrauss)o在《王弼〈老子注〉研究》的第三编中,瓦格纳在讨论赵歧的“以意逆志”的解释

3、原则时,特别引用了列奥•施特劳斯在《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一书中的一段话:“我们必须遵照他[马基雅维利]口己所认为是权威可信的那些诠释规则,来阅读他的苦作。”也许这一不经意的引用,才真正透露了瓦格纳本人的解释学根柢。而这恐怕也是此书对王弼的注释技艺的探索以及川王弼解释《老子》的方法來理解王弼注的路径选择的动力來源。对王弼《老子注》的注样技艺的阐发,既是这部著作的重心所在,也是其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在既往的研究中,王弼《老子注》或者被简单地当作王弼本人的哲学构造來研究和引证,或者被当作某种不太严谨的注木片断地釆择进各种冇关《老子》的注释和翻译当中。王弼《老子注》独具

4、的解禅学高度和哲学品格,被遮蔽在了相关学术视野的双重盲点Z下。在这里,将王弼《老子注》首先当作一种注释來研究,并不意味着对其哲学品榕的贬降,而是意在指出王弼的哲学构造其实是对《老子》本文屮所蕴涵的哲学可能性的某种“再发现”。止是这一“再发现”,使《老子》一书从根本上免除了被彻底“去哲学化”的可能。此种“去哲学化”的企图,我们既町以在早期的《老子想尔注》中看到,也可以在晚近各种试图将《老子》木文理解为一系列不相关联的箴言的尝试中遇见。[3]在这一以“技艺的注释”为宗旨的尝试中,对王弼《老子注》的结构的探索成为关键所在。而其屮,“链体风格”(Interlocking

5、ParallelStyle)是理解和把握其中的结构特征的钥匙。这里,“链体风格”与我们熟悉的“骈体”句式冇相同的地方。但绷体”句式往往只强调对偶句间的横向的对称关系,而“链体风格”则在横向的对称关系外,要求关键语汇或思想要素的纵向连续性。在瓦格纳教授看來,王弼行文中常常出现的“链体风格”,并不仅仅是一种文人式写作惯习,如六朝时期盛行的骈体文风,而是出于一种思想表达的需要。所谓“链体”,即两个思想要索平行交错地展开。这一结构性概念,对于理解这部著作中的注稗技艺的分析、思想的探讨及文本结构的转写都至为关键。链体风格的典型代表,见于《老了》第64章:为者败Z,执者失Z

6、。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瓦格纳对这一段文字做了结构性的转写:1a为者败之2b执者失之3c是以杀人4a无为故无败5b无执故无失经山这一结构性转写,“为”与“执”作为彼此相对的思想要素,不再有被含混笼统地加以处理的可能。其中“为”的积极进取与“执”的消极持守Z间的分别,灿然可睹。“链体风格”对丁•一些隐性的思想链条的发现,具有更为重要的作川。比如,《老子》第44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人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根据王弼注中的结构性提示,此章被转写为:1a幺与身孰亲2b身与货孰多3c得与亡孰病4c是故5a英爱必

7、大费6b多藏必厚亡7b知足不辱8a知止不殆9c可以长久在一般的理解里,此章的前三个句子彼此平行,共同表达出一个笼统的意思。而在瓦格纳的结构性转写中,“得与亡孰病”成了对前两句话的总结。整个章节屮,“名”与“货”作为核心概念,贯通始终。后面的“甚爱”与“知止”着眼于“名”,而哆藏”和“知足咲注的则是“货”。在这一二元结构当中,“得与亡”的主题得到了深入目-具体的展开。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老子》第1章最后一句“玄Z乂玄,众妙Z门”。一般看來,“众妙”一词中的“众”是“妙”的修饰语。而瓦格纳则注意到了这里的“妙”字与“常无欲,以观其妙”一句中的“妙”字的连续性,

8、从而将英读解为两个单独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