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管理备课9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及发展方

文化事业管理备课9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及发展方

ID:43596809

大小:93.37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11

文化事业管理备课9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及发展方_第1页
文化事业管理备课9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及发展方_第2页
文化事业管理备课9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及发展方_第3页
文化事业管理备课9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及发展方_第4页
文化事业管理备课9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及发展方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事业管理备课9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及发展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九章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及发展方向第一节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一、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文化产品的生产、管理和传播的具体形式和运行方式,它包括文化生产、管理制度、管理形式、管理方法及传播方式等。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就是文化产品专业化生产的组织架构与制度安排。文化事业管理体制的类型和社会性要素规定着文化产品生产、管理、传播等时间活动的特点,体现着文化主体从事文化实践活动的方式,制约着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也制约着文化创造的状况与文化产品的价值取向。因此,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也是社会文化价值的一种体现

2、和反映。不同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代表着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文化事业管理体制的改变就意味着社会文化价值的改变,并折射社会问题的创新。二、我国事业管理文化体制的转型我国传统文化体制的生存环境:计划体制1•它依赖计划体制所提供的基本制度和规则。我国改革开放前的计划体制作为社会基础结构的制度化表达,规定了文化行业系统的基本原则、规则。产权制度、生产分类和管理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人事制度和财务制度等等,这些基本制度从横向和纵向上规定了文化系统和文化单位的内容、属性和功能。2.它依赖于计划体制所提供的财政支持。计

3、划体制下,文化体制的维护是由国家所掌握的资源通过文化行政系统源源不断地予以支撑和分配的,资源由财政向文化系统的单向流动,这种单向流动决定了文化单位对政府财政的高度依赖。因此,计划体制下的文化体系又是一个在行政体内相对封闭的组织系统,形成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权威,对国家财政的绝对依赖。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变迁对文化体制的影响1.中国社会基础结构变迁使文化体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制度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汁划体制下,文化系统依赖基木的社会制度体系提供身份保障,维持着文化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关系,如户

4、籍制度、福利制度、身份制度,为其提供“体制内”的合法性权力。但随着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全而转轨,文化系统、文化单位赖以存在的基础制度环境发生了木质性的改变,原来确定不疑的“合法性”逐渐变得模糊起來,原來习以为常的管理现在可能变得不合法,使一些文化单位单位(如文化企业)面临体制内的“身份危机”。例如一些个体文化工商户的、“下海”经营身份的认同等。2.市场理论的确立使文化体制赖以存在的核心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计划体制下对文化单位的性质基木以公益性为前提,而在市场体制下,文化单位的性质则以多种身份体现,既可能

5、是公益性的、也可能是盈利性的、也可能介于公益与盈利Z间两者兼而有之的。因此,按照市场体制划分文化行业的性质,以此确定文化组织与国家的关系和社会中的位置,显得极为迫切。3.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使文化体制必须要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主要面对系统管理到主要面向社会管理。随着文化资源在全社会乃至全球范围内实现重组、整合和交融,必然使得原來在计划体制下确定的封闭管理方式、行业系统管理方式,以及行政管理为特点的行业垄断和权威收到严峻挑战。第二节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特点第一,体制内改革快

6、于体制外改革。在所有权的改革上、经营方式、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财务管理、利润分配的模式上都很快地接受了市场体制的模式。而在社会配体体系的改革上却非常缓慢。例如户籍制度仍然实行城乡户口差别和地域限制、城市限制,严重限制的文化人才的流动。还有社会保障机制等。第二,外层制度改革快于核心制度改革。文化领域的FI常经营管理制度相对于人事制度改革就要快得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文化人事制度改革近几年才开始实行文化单位事业编制、企业经营模式,而在人事管理上,主要领导仍然实行政府任命制。例如出版社全部转向金业经营模式,职工实行

7、合同制,但保留部分T•部的事业编制,领导的任命。中国文化系统的的改革都是从外层制度入手,但在产权和所有制上,文化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如出版社属于国家所有而不允许私人资本单独常控出版社。在文化娱兀和文化服务行业,民间社会资本已经大量进入,但文化主体产业(文化艺术、广电传媒、新闻出版等)的国有局面并没有改变。第三,基层单位的管理体制改革快于文化行政体制改革。基层文化单位进入市场,依靠市场生存,但文化行政体系任然沿袭计划体制,按照计划体制下的专业分类设置高度专业化的文化行政管理系统。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典型特点是“非平

8、衡性发展”,即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改革、外层制度改革与核心制度改革、基层单位管理制度改革与文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不配套、不协调,集中体现为三大差异:1•行业系统差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报业四大行业部门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文化部门尽管起步早,但进展缓慢,广电、新闻出版和报业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很多地方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和文化领域某个行业的发展,而导致其他文化行业的发展不足,例如很多的地方的文化娱乐发达,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