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

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

ID:43609017

大小:3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1

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_第1页
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_第2页
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_第3页
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_第4页
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门我效能感摘要: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教育事业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来口内外因形成的三对矛盾:强压力与弱口我、高期望与低成就、强烈民主要求与缺乏科学管理。高校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自我效能感对T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具有调节作用。从教师白身、学校和政府三方血进行T预,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是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教育改革的风起云涌,教师职业倦怠早己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诸多研究

2、表明:教师是一个最具压力的职业,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疗程度高者比教育程度低者更易患职业倦怠。较之学术界和人众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注度,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问题却少冇研究。一项对全国72所高校教师的调査显示:[1]冇94.6%的教师有心理压力,其中35.6%的教师表示压力很大;十五个行业工作倦怠指数,高校教师位居第三;压力感与职业倦怠显著相关。[2]研究显示,[3]职业倦怠实质是“白我效能感的一个危机”。因此,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是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冇效对策。一、高校教师职业倦

3、怠的表现及危害“职业倦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鲁们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用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付工作的一种应激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牛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教师职业倦怠一般出现卜列三种表现:一是情绪衰竭。表现为教师情感上缺乏热情活力,极度疲劳,性急易怒,容忍度低,对生活冷漠、悲观:二是去个性化。表现为教师对学生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消极否定,对同事也常常持多疑妄想的态度;三是成

4、就感低。表现为教师对自己所从事工作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对工作的无力感、自卑感。这种较低的成就感会进一步加剧教师职业倦怠,从而大大降低教师工作的驱动力。这时失败就会成为一种牛活方式,社会心理学家将Z称为“学者型的无力感”。高校教师位于人才培养金字塔的顶端,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肩负着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重耍使命。这一令人羨慕不己的职业不像人们想象般轻松悠闲,他们工作任务重,社会责任大,口我期架值高,职业压力大,极易引发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已极人地危害了无数教师的身

5、心健康及教育事业的发展。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曾感叹:“职业倦怠的感受止在打击着无数有爱心、有理想、斥于奉献的教师们——教师们已在逐渐地放弃他们的专业工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那么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自身、学生和教育工作产生极人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影响教师身心健康,降低主观幸福感。长期职业倦怠会使教师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出现疲劳、焦虑、情绪低落等症状,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幸福感越低,对白己的生活状态的整体评价越

6、低;二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健康成长。职业倦怠往往使教师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投入减少,不能有效履行自己的职责,阻碍教育日标的实现。职业倦怠的百接受害者就是学生,它容易使教师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消极的情绪和态度会“传染”给学牛,影响学牛身心健康;三是影响教师职业形彖,不利于利谐社会的构建。由于职业倦怠使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黯然失色”,严重影响教师神圣的职业形象,并对社会环境产生“污染”,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不是对某一特定事件的即

7、时反映,而是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自身索质和人格特点等内部原因,也有新旧体制交织的社会人坏境H口趋激烈的竞争压力的外部因索,但根本原因还在于高校内部组织管理问题。结合我国高校教师的人格特点及其工作性质、组织特点的分析认为,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是三对才盾作用的结果:1.强压力与弱口我的矛盾。工作压力大是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首要外力源。如今教师面临的压力是多方而的,拿到最高学历、评上高级职称、完成科研课题、发

8、表学术,都已成为高校教师必备的职业条件。压力不仅来源于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的理论和技术,更重要的是来源于学校多方面综合考评体系和工作量化指标,科研H标愈来愈鬲,教学任务愈来愈重,评价标准愈來愈细,学生需求愈來愈多。为此,高校教师己成为不坐班的“全天上班族”。有资料显示,高校教师FI平均工作时间在11小时以上。当教学、科研、学习、为人师表等工作对教师有繁杂而不同的要求时,容易造成教师无所适从,产生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职业倦怠产生。另一方面,教师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