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三问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ID:43610430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1

三问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_第1页
三问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_第2页
三问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_第3页
资源描述:

《三问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三问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个重大的历史和现实问题。自2005年6月屮办和国办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以来,全社会都非常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在新的经济和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个需耍亟待解决和长远谋划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近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在参考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三个老问题,给予多角度较为全面的解答。一问:髙校毕业生为什么面向基层就业?近三年来,高校毕

2、业生数量急剧攀升,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别为559万、610万、630万。再加上前儿年未就业的大学生,今后儿年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非常Z人。为了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党和国家提出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新形势下,木人认为,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会起到以下儿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需要。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儿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为65%左右,这样算來,每年有近200万大学生未能一次性就业。据麦可思研究院(MvCOSInstitute)独家撰写的《2010年中国大

3、学生就业报告》,2009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是86.6%,约1/3以上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实现的。由此可以看出,人学生毕业半年后仍有近100万人未能找到工作。大学生就业竟是如此之难,昔日的天之骄子早已风光不再,甚至无法和社会融为一体,不为社会所接纳。尽管如此,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09届“211”院校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城市主要是直辖市,占44%;非“211”木科院校以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城市主耍是副省级市,均占45%。报告认为,大城市就业市场规模人、经济文化发

4、展水平高、职业能力成长机会多,往往成为人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但根据调查,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城市类型主要集屮在地级及以下城市。这说明,大学生就业越来越理性,心态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符合社会和个人的实际。一方面,既抱有自己的梦想,想在大城市就业,谋得更大发展,可谓仰望星空;另一方面,又能因势利导,先就业后择业,找到一份工作是駛道理,积极地实现自身价值,可谓脚踏实地。可以这么说,今后犬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就主要集中在地级及以下城市,这也符合笔者认为的广义上的“基层”涵义。随着城注化和城镇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校毕业生面向

5、基层就业的所谓基层,不仅仅指广大农村地区,还应包括许多屮小城市;基层就业除了在农村地区就业外,述包括在城市社区、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里就业。一句话,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大城市里就业和生存艰难。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就业相对容易得多。因此,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和中小城市就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当然,国家需要大力加强农村和中小城市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出台更为优惠的政策,以便大学生们能较好地实现个人价值,更好地满足大学生们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我国城山(特别是大城市)中,逐渐出现了一个以刚毕业大学生为主体

6、的新群体一一“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别称“蚁族”)。该群体具有三个典型特征:大学毕业,低收入,聚居。据《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目前,仅北京地区保守估计“蚁族”就冇10力人以上,此外,上海、武汉、广州、西安、重庆、太原、郑州、南京等大城市也都大规模存在这一群体。据初步分析,全国“蚁族”人数将在百万人以上。调查显示,该群体年龄主要集屮在22~29岁之间,是以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为主的“80后”高知群体。现实表明:虽然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实施了几年,但不少大学生的就业方向依然是大城市。有学者

7、认为:解决“蚁族”问题,最根本的述是要着力缩小二、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差距。国家应对二、三线城市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促进二、三线城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学毕业牛的冇效分流。到那时,高校毕业牛面向基层就业问题才会得到根本解决。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耍。温家宝总理说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可以和西方大都市相媲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高,而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人落后于城市,而且农村区域差距也很人。他在今年的“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拿距离

8、北京很近的一河北村庄举例说,这里的农民生产生活状况与北京农村相比,就存在较人差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需要在交通、农田水利、乡镇企业发展、农村住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下巨资,更要在农业、教育、卫生、医疗、文化等方面大力加强,而进行这些建设就需要大量适合农村地区发展的人才。事实上,我国农村现有人才数量和质量堪忧。中国4.9亿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只有7.3年,受过各种专业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