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课件

预算会计课件

ID:43618684

大小:1.35 MB

页数:454页

时间:2019-10-11

预算会计课件_第1页
预算会计课件_第2页
预算会计课件_第3页
预算会计课件_第4页
预算会计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算会计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预算会计会计学专业预算会计课程特点:1、预算会计是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链接12、预算会计是一门应用范围很广,内容丰富的课程。链接23、预算会计是一门紧密跟踪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发展变化中的课程。链接34、预算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链接一我国会计按照其适用领域分为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两大分支(以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为标准):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相似点:原理、方法、程序(遵循会计恒等式、采用复式记账法、经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程序)。不同点:主体客体、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以及会计科目设置、账务处理以及成本核算(后述)。返回链接二我国预算会计三大适用部类:1、各级政府(中央、省、

2、市、县、乡)2、行政单位(各级政府组织的执行机构)3、事业单位(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福利等公益性质单位)返回92年前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2001年后(第二次改革展望)政府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资金来源、运用、结存三要素资金收付记账法收付实现制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五要素借贷记账法部分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92-98年(第一次改革完成)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增加结余要素扩大权责发生制应用范围(政府及事业单位)“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众多新业务更新帐务处理链接三预算会计改革发展过程:一、2

3、0世纪90年代的预算会计改革(一)、改革背景1、财政总预算会计:90年代由于我国实行分税制,推行复式预算,财政总预算会计相应需要改革提供相应的会计信息;预算外资金膨胀和原财政周转资金管理问题的凸现,也对财政总预算会计改革提出要求。2、事业单位会计:科教文卫单位逐步走向市场是国家的政策方向,有偿服务广泛实行,业务收入显著增加,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格局促使预算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要作出独立的规定。(二)、改革内容1、会计体系原来分为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后分为目前的三大会计系统。即把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分开。2、管理方式过去实行全额拨款、差额补助、自收自支三种,

4、改革后行政单位实行“统一管理,定额定项拨款,超支不补,结余留用”;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政策。3、预算内外资金核算办法预算外资金膨胀,事业单位预算内外资金很难分开使用核算。例如高校教学业务支出其资金来源有政府拨款,学生缴费,委托培养等,前者列为预算内收入,后两者列为预算外收入,要把教学业务支出分别与有关收入配比操作上很难。所以改原来的分开两套会计核算科目为统一核算。故而将预算内外资金纳入一个核算系统。4、记账方法该原来的资金收付记账法为国际通行的借贷记账法。5、会计一般原则在准则中进行了补充调整,如规定了事业单位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

5、采用权责发生制。6、会计要素原来只有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金结余三类要素,改革后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五类。总的来说,初步实现了预算会计模式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二、21世纪预算会计的深化改革(一)、改革背景1、要适应预算管理制度变革的需要我国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进行了预算管理制度的四大改革:编制部门预算,实行政府采购,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和收支两条线改革。预算会计信息要与预算的范围、分类、口径相配合,要反映政府采购中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的流转,各单位资金运作要遵循国库集中收付的要求,预算外资金要实行收支脱钩,收缴分离等办法。要求预算会计作出相关业务处理规定。2

6、、要适应事业行政单位体制和运行方式变革的需要行政部门政企分开,机构精简,职能转换。事业单位自立程度日益提高,运作方式多样(公办民管,民办公助,举债办事业,后勤社会化等),要求做出相应规定。3、防范市场风险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资金运用的灵活性增加,资金投放的自主权扩大,风险也相应增加。如政府内外债务偿还及债务资金投资收益的风险,扩大内需增加支出的赤字风险,行政机关的工资,事业单位的举债运营风险,事业超常扩展风险等。过去这些方面管理薄弱,要求加强。4、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加快,事业单位引进外资,业务技术交流合作明显增加,涉外事务

7、增加,要求对这方面业务处理做出处理规定。(二)改革中研究的主要问题1、预算会计体系问题有观点认为:从发展看,会计可按照机构性质和有无盈利性,分为企业会计,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三个分系统。2、预算会计目标问题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中对此未作明确说明。应在准则制度中单独列示,包括满足何种需要,信息使用者是谁,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3、预算会计原则问题考虑是否应当适当扩大权责发生制的实施范围。4、预算会计要素问题不少人主张应该增设“结余”要素,“净资产”要素的名词需要加以改进,各会计要素的定义也应当完善。5、会计科目和核算内容问题目前预算会计核算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