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传统习惯法浅谈

赣南客家传统习惯法浅谈

ID:43623364

大小:32.0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1

赣南客家传统习惯法浅谈_第1页
赣南客家传统习惯法浅谈_第2页
赣南客家传统习惯法浅谈_第3页
赣南客家传统习惯法浅谈_第4页
赣南客家传统习惯法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赣南客家传统习惯法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赣南客家传统习惯法浅谈摘要:历史上长期生活在赣南地区的客家人在遵循中原法制传统的同时,形成了一套独有的调整社会关系的习惯法,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颇具特色。这些习惯法多集中于各姓氏家族成员之间的财产、婚姻家庭继承关系和相邻关系的民事方面。对地方上及不同姓氏之间产生的纠纷,也有一套专门的调节解决机制。关键词:赣南;客家人;习惯法作为客家摇篮,赣南地区的客家人在遵循中原法制传统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家法乡规,即形成了一套既有中原普遍性又有自身特殊性的调整社会关系的习惯法,客家人内部的纠纷大都依靠传统的习惯法

2、加以解决。这种在客家人心中形成的习惯法虽不具有当然的法律效力,但他们却认为是公平正义的化身,遵循这种习惯法被视为理所当然。赣南地区的客家传统习惯法内容丰富,主要集中于财产关系、婚姻家庭继承、相邻关系等传统民事方面。一、财产关系1、土地权属的确认。对于土地权属的确认,普遍采用“开垦先占”和“追祖溯源”的原则。[11161由于赣南地区多为山区,土地贫乏,交通不便,地少人多的矛盾极为突出,“寸土寸金”,因此客家人极为珍惜土地。当客家人最初迁入之时,对土地使用权的取得采用先占原则,对于无人管理的荒山荒地,谁开垦、

3、谁种植,谁就取得该土地的使用权。这种先占又与插标的方式不同,而是应有事实上的开垦管理,并持续经营种植。客家人只所以能在这片土地上生存,靠的就是宗族的力量,所以客家人的宗族观较强,因而对于祖先流传下来的土地极为重视,如无重大变故,任何人都不得轻易变卖。因此,当土地权属发生纠纷时,对于争议地主要是凭“族谱或产业薄记载”[21566追祖溯源。除非一方能拿出凭据证明已通过买受、出典、受让等方式取得土地权,否则一律依追祖溯源的原则确定土地权利归属。2、宗族公产的管理。宗族公产主要是指全宗祠所有的祭产或祭田,少则数十

4、亩、多则千余亩。“赣南各县,祠产最多,其次神会,其次各种慈善事业。”“其成立时先有族人倡首,捐集款项,订立簿籍,登载用途及管理方法,以便世守,此种财团法人之作用,大约以办理公益及慈善事业为指归,如修族谱、供祭祀、修道路或建醮禳灾等类,皆为众会应办之事,其管理人则有族众公推,生息方法不外贷款、贷谷数种,秋冬收息以作正用。”[214-6多用于祭祖及演戏宴乐之需,同时还用于接济族中生活拮据子孙、优抚老人、奖掖族中优秀读书子弟。对于如此大的产业,须认真管理,使之不致流失,这是族内最重要的事情。通常族产由族内群众选

5、出一名尊长负总责,以下设若干名协理和督理来管理。每年收取租谷出售后的价款应如数缴于尊长,次年春在族长主持下,由督理与族耆绅衿监督进行清算,并当场封纳。族中共有产业不准自由买卖,租赁和借贷也有限制性规定。3、家庭财产的买卖。每个家庭都有权利占有、使用和处分自己的财产,不受宗族组织和同宗成员的干涉。家庭财产可以自由买卖,但受到“族人先买权”的限制。[3165“赣南各县,凡出卖不动产者,其契约内载有先尽亲房人等,俱各不受等语,……亲房人等有优先承买权。”[21563族人优先的规定,反映了中国古代''产不出户”的

6、惯例,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宗族组织赖以存续的私有财产,维护宗族组织稳定的物质基础。凡涉及不动产买卖,必须订立书面契约,否则无效。“嘴说风吹过,纸笔定山河”的客家民谣,即是要式契约的明证。[11161这种要式契约还要有保证人签字,保证人的责任一律是连带担保责任,这种苛刻的保证义务,使得客家人对待保证极为慎重。二、婚姻、家庭继承关系1、婚姻关系。《礼记•婚义》说:'‘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婚姻的缔结不仅意味着人类的不断繁衍,家族的不断扩大,而且通过这个网络渠道,可在社会各个不同姓氏的家庭之

7、间建立起一种更为密切的关系,形成一张广泛的关系网。Mill通过婚姻网络广结亲缘,与社会各族广泛沟通,是各个家族求得立足与发展的重要手段,这样以婚姻为纽带,利益更趋一致,矛盾也大为减少。对于婚嫁“必择家世相当者。问名而后纳采,行聘,多辞不受财,止受服饰而已,嫁女择婿首重儒生,尚合古人治家之训。”[5]417赣县夏府谢氏族规“谨婚姻”条也规定:“妆奁无论厚薄,惟娶女之贤德者,聘金毋论多寡,惟视郎有贤才者,而后琴瑟和而家室宜矣,倘拘于习俗之所为则陋甚。”[6]190“将嫁则行之礼:有纳采问名,俗曰传红,士大夫则

8、曰传庚礼;有纳币,俗曰茶礼,士大夫曰过聘礼;有纳吉请期,俗曰报日礼;有亲迎,俗曰接亲礼;有合烝,俗曰交杯礼;有庙见乃见于舅姑,俗曰拜堂。名虽异而近古。”[51417在婚姻关系上,虽然客家姓氏都严格遵循“同姓不婚”的原则,但是在赣南石城县珠坑乡张氏自古以来对此并不加以限制,认为“同姓不同祠照样可以自由通婚。”[4]932、家庭继承。继承是中国古代民事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分为财产继承和宗桃继承。家法族规既规定了继承必须遵循的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