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中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院前急救中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ID:43636430

大小:8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1

院前急救中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_第1页
院前急救中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_第2页
院前急救中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_第3页
院前急救中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_第4页
院前急救中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院前急救中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品质管理圈活动在急危重患者转运中应用和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4TT2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6期供稿作者:冯晓薇黄丽葵黄秀娜[导读]QCC活动的开展改变了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惯性思维方式及行为模式。冯晓薇黄丽葵黄秀娜(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急诊科510288)【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急危重患者转运意外风险发生率,提高急危重症患者转运的安全性。方法:运用品质管理圈活动方法,以“降低急危重患者转运意外风险发生率”为主题,通过现状把握、目标拟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步骤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

2、果:经过6个月的实践急危重患者转运意外风险发生率从5.58%下降致1.61%,有效保障患者转运安全。结论:品质管理圈活动能使护士主动参与到管理活动中,收获无形成果,并有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急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关键词】品质管理圈急危重患者安全转运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163-02品质管理圈(qualitycontrolcircle,^称品管圈或称QCC),是指一群工作性质相似者,以7・12人组成一个小组,选定质量改善的主题,以PDCA循环法作为持续性

3、质量改进的活动⑴。QCC活动起源于1950年Deming教授的管理方法,目前在医疗护理管理中使用日益增多。我科于2013年4月-2013年10月开展了以“降低急危重患者转运意外风险发生率”为主题的QCC活动,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基本资料本院平均月急诊量14000人,急危重症患者约占10%,本院作为分院形式存在部分科室设置不全,无相应专科的患者需转运到总院住院,各类检查转运、转科和转院病人增多。2方法2.1成立QCC小组我科成立10人QCC小组,分别是主管护师2名,护师8名,本科学历8名,大专学历2人,全部参加QCC培训,确定圈

4、长1名,指导员「名。圈名“救生圈”代表专业、紧急和守望,圈徽由外围救生圈包围救护车、天使和SOS标志组成,背景蓝天绿地,寓意“以病人为屮心”救人于水深火热中。2.2主题选定经过头脑风暴法根据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和圈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评分,按最高分选取了“降低急危重患者转运意外风险发生率”为活动主题。选题理由有:急危重患者转运是急诊十大安全冃标之一,2012年我科不良事件中转运意外发生率约占12.5%同时圈能力能胜任解决。名词定义:在急诊就诊屮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随时变化,需离开急诊进行检查或转科病人。衡量指标:意外风险发生率。计算公

5、式:意外风险发生率=急危重患者转运意外发生例数/急危重患者转运总例数x100%o2.3计划拟定运用品管手法甘特图⑵制定活动计划表,根据PDCA原理分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况把握、目标拟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标准化、检讨与改进和资料整理与成果发布各个阶段的实施时间。2.4现状把握首先制作与主题相关之工作流程图,然后制定《急危重患者转运查检表》在2013年6-7月对转运的急危重患者进行数据收集统计,转运急危重患者意外风险发生率为5.58%,同吋根据柏拉图80/20原则选定转运过程中发生输液意外如输液管道脱落或堵塞和肿胀和

6、生命休征变化为主要问题。2.5目标设定目标值=现况值一改善值2-6解析运用原因分析•鱼骨图手法來解析事件发生的原因,通过人、机、物、法、环五个方面确认要因分别是:医护人员对病情评估不足,培训不足,转运人员不到位,输液材料选择不当2.7对策拟定与实施全体圈员就每一问题要点进行原因分并制定相关对策方案,每一条项目依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等项目进行对策选定,评价方式:优5分、良3分、差1分。圈员以“80/20”原则12分以上为实行对策。确定了调整各班次职责,全员培训病情观察技巧及疾病观察,要求危重病人尽可能选择留置,加强低年资护士培训为相应

7、对策实施。2.8标准化2.8.1提升质量方面制定:《新护士上岗培训制度》对每个上岗新护士讲解急诊危重病人安全转运流程,掌握转运护理单填写和急诊危重病人观察要点。2.8.2完善制度:建立《急危重患者转运交接护理单》,以打分方式评估转运风险,评估包含病人一般资料、生命体征、神志、瞳孔、静脉通道、各类管道、辅助呼吸方式、伤口情况、休位、监护仪、各类检查结果等指标,评分高低提示转运风险高低,得分越高则转运风险越高,提示转运时医护人员准备的人员、仪器和药物种类。减少急诊急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出现意外。2.8.3流程方面制定:急诊科危重患者安全转

8、运流程(见表一)。3结果3.1有效成果经过6个月的实施如期完成各项目标,共调查321例转运急危重患者,意外风险发生率从QCC活动前的5.58%下降至1.61%。3.2无形成果护士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