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岳麓版][复习教案]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岳麓版][复习教案]

ID:43643960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1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岳麓版][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岳麓版][复习教案]_第2页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岳麓版][复习教案]_第3页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岳麓版][复习教案]_第4页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岳麓版][复习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岳麓版][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0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课标要求:】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逑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概述家庭联产责任制和国有金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社会发展的关系。【课标解读:】⑴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措施;改革国有企业的主要措施.⑵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异同.(3)认识:只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就会推动农业的人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牛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牛产力的部分。改革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2、变化.【知识梳理】一、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历史性转折)I届三屮全会改革方针的制定1、会议召开的背景:前提:“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提供了前提思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邓小平在19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致向前看》的讲话,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补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2、召开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3、内容:确立改革开放、工作重心转移的方针P116思想上:亜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上: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抛弃了“左”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路线。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4、历史意义: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折,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形

4、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会议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和共和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农村——城市思考:什么是经济体制(概念),我国经济体制的演变状况如何?认识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原因)、改革的前捉、改革的根本H的、内容、改革的H标、改革的实质?(复习资料P117o3)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注: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亜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其

5、意义在于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深化改革。2•农村改革: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而对人民公社时期不合理的生产关系进行的一次重大调整。农村改革的方向是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变革1978〜1984年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个阶段。其核心内容就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分E0单干”,农民获得有限的自主权。前提: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即坚持社会主义所有制不变。内容:包产到户,变集体牛产为分户口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样,农民的牛产与利益直接相关,调动了农民的牛产积极性。特征:包产到户性质:管理方式的变革进程:一

6、是口发和初步推广阶段,“文革”后安徽个别地区口发出现,安徽和四川率先试行;二是肯定和全面推广阶段,中央的及时肯定推动了责任制的推广。④作用: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它还促成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崩溃。解决了吃饭问题,农民有了现金的积累,也为乡镇金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资木和劳动力。(2)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1985〜1992年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个阶段。主耍是发展乡镇企业,如加工业、建筑业、流通服务业等。把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建立“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综合发展体制,提

7、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更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1993年后,农村改革继续深化,进入了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时期。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一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扩大自主权参考复习资料:115117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的活力2)、国企改革实质:是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改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管得过死,企业严重缺乏活力的情况。3).国企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深化国企改革的目标就是婕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把现代企业

8、制度概括为是适应市场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