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评课活动计划

听课、评课活动计划

ID:43667481

大小:31.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2

听课、评课活动计划_第1页
听课、评课活动计划_第2页
听课、评课活动计划_第3页
听课、评课活动计划_第4页
资源描述:

《听课、评课活动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听课、评课、说课实施计划 通过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一方面,能使学校领导直接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便于领导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优点,并进行总结推广,对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直接给予指导;另一方面,通过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听课、评课,使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为了老师之间更好地互相切磋教技,改进课堂上教与学的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现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结合我校实际, 特制定本计划: 一、听评课的注意事项 (一)听课的注意事项 1.听课是检查

2、教学、交流经验、学习提高的重要途径。教师之间要坚持相互听课,取长补短。 2.听课前原则上应自行先调好自己的课程,如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教务处协调,千万不能因教师听课而耽误学生的学习。听课前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听课过程要做好记录,听课后要写好评议,不能只听不评。 3.听课过程中,尊重讲课老师,认真听讲,不与其它老师谈话,不得在课堂上议论探讨,不做任何影响学生上课的事。 4.4听课后,讲课者要积极主动向听讲者征求意见,虚习学习,改进教学,听课者要客观求实,做到公正评价。 5.听课内容要求: 看授课教师是否有明确教学目标,教

3、学目标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授完课后是否达到目标。 (1)看导入:导入方法有点题型、悬念型、趣味型。导入遵循的原则有目的性、启发性、关联性、艺术性、机智性。是否精彩,引人入胜,赏心悦目,听了心情愉快,是否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否紧扣主题,是否能把学生带入学习知识的氛围。 (2)看目标设计:是否遵循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重点、难点处理是否恰当; (3)看教法、学法:自主性、合作性、开放性、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否充分体现,是否将知识操作化,突出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媒体及课件运用是否合理、科学

4、、有效; (4)看课堂巩固练习:是否灵活性、多样性,是否诊断和反馈结合,消化的巩固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看课堂小结:是否对所讲授的知识进行了总结整理,是否深化概念规律,反馈教学信息,设下伏笔,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 (6)看模式:是否适合学生实际,是否模式结构合理,是否效果突出。 6.听课时,教师要提前5分钟进教室,不讲话、不走动、关闭通讯工具。如没有特殊情况不中途离场,以示对执教者的尊重。 7.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所有听课者均应写听课简评。 4(二)评课的注意事项 1.评课是相互了解学习、共同切蹉提高

5、的有效途径,全组科任教师有责任做好评课工作。 2.公开课后要进行说课、评课活动,做到每听必评。先说课、后评课。3.评课应事先分析教材,熟悉教材,做到有的放矢,加强课的针对性,不可漫无边际,不可蜻蜒点水。评课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公开公正,客观准确,不可互相吹捧,并不可有意贬损。 4.听评课与教研教改相结合,对存在问题要以教研组为单位,列出教改专题,实践探索总结,改进教学,提高效率。评课要做好记录,会后要归纳整理,及时反馈,力求改进和提高。 5.要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学习态度参加评课,好的方面应充分肯定,供大家学习;不

6、足之处也要实事求是提出来,以利改进和提高。评课既不能一团和气,也不能吹毛求疵。 6.评课要以课程改革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做指导,从执教者对课标的学习和理解,对教材的钻研与把握,对学生的关注与了解,对教法的选择与应用,对学法的指导与训练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评价,且能抓住重点,说在点子上,评在要害处。7.评价与建议要求:①从教学思想、学科思想、教法与学法、教学组织结构、教学效果等主要教学因素进行定性评价;②要针对教师学科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建议,目的是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课堂上教与学的行为。 4二、听课、

7、说课及评课活动安排综合组第八周公开课安排星期一4月17日星期二4月18日星期三4月19日星期四4月20日星期五4月21日第一节格桑曲珍六(1)品第二节高春燕六(3)品尼玛卓玛六(2)品第三节米玛六(4)品嘎卓玛五(3)品第四节刘平安四(1)科阿旺益西二(3)品第五节达瓦卓嘎一(1)品(说课及评课安排在周四中午2:00进行。)综合教研组2017年3月22日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